精品解析: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校际联合考试(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精品解析: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校际联合考试(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类型:A

2021级高三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外交“是循着由重视道德的作用,而趋向重现实的利益;由崇尚礼、信,而趋向诈伪和计谋的轨迹发展的”。这一变化()

A.是应对时局的必然选择 B.表明外交思想日臻成熟

C.体现了儒法势力的消长 D.使列国间利益冲突加剧

2.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朝廷召集贤良文学共60多人讨论国家财政政策取向,贤良文学全面否定专卖制度,指责盐铁官营、均输、酒榷“与民争利”,主张自由放任,酸窗于民。最终,朝廷取消酒类专卖和部分地区的铁器专卖。这表明()

A.国家经济决策吸纳民众意愿 B.工商业者的政治影响力提高

C.儒家治国理念影响财政运作 D.政府干预政策阻滞工商发展

3.北宋时的地方行政区划分三级,即路-州-县。朝廷规定,州有直接上奏权,路一级政府不准干预这一权力。此举意在()

A.提升治理能力 B.扩大统治基础

C.提高监察效率 D.分散地方权力

4.明末上海人陆楫在《禁奢辩》中说:综观天下“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也”:清中期苏州人顾公燮认为:“有千万人之奢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若欲变千万人之奢华而返于淳,必将使千万人之生理亦几于绝。”这表明()

A.传统的义利观遭到颠覆 B.对商业的认识趋于深刻

C.工商皆本得到广泛认同 D.民本思想获得新的发展

5.1863年,天津港所进口商品中以棉布、糖等为主的生活资料的进口值占整个进口总值的31.2%,到1883年又增长到80.7%。与此同时,棉纱、机器、木材和铁路材料等产品所占比重,却始终未超过1%。这反映了此期天津港腹地()

A.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B.市场开放程度较低

C.工业基础异常薄弱 D.民众消费理念滞后

6.戊戌维新前后,资产阶级改良派创办《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时报》等报刊,文体摒弃陈词套语,或文或白,或中或外,时杂以俚语、韵语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民呼》《民吁》《民立》等“民”字报刊及大量如《中国白话报》等完全用口语编写的报纸。这一办刊趋向旨在()

A.改革报刊达成代民立言目标 B.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

C.唤起民众觉悟助推政治革新 D.体现对底层民众的人文关怀

7.进入20世纪后,一些洋行开始裁撤买办,改为单纯招聘只余薪水、不取佣金的华籍高级职员“华经理”,或由洋商直接与粮栈、大杂货店、大酱园、洋纱号等中国商号订立代理包销本公司商品合同,组成网状销售系统。洋行此举是为了()

A.完善面向基层的市场网络 B.加强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

C.削弱民主革命的经济基础 D.进一步强化经济依附关系

8.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时,“中国派遣军”在华部署情况统计如下。该统计可以佐证()

地区

投降地点

军队人数

华北

山西太原,山东济南、河南洛阳、北平

328040

华东

江苏南京、安徽蚌埠、上海

346200

华中

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江西南昌

276100

华南

广东广州和汕头

88350

A.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 B.中共和人民军队是抗战中流砥柱

C.持久抗战是夺取胜利的必由之路 D.敌我力量对比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9.1956年在中共八大上,中央副主席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并得到中共八大肯定和接受。这一经济思想()

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

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是按照计划生产的……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

我国市场……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但附有一定范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国家市场的朴充,因此它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组成部分。

A.客观反映了生产力发展实际 B.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C.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D.孕育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

10.以下为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据此可知,在人类早期文明的产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文化与文明交融 B.生产方式进步

C.国家机关的建立 D.人口跨区域流动

11.下图为意大利匠家波提切利的画作《东方三贤的礼拜》(约创作于147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meng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