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简答综合题试卷及答案精选模拟 (3).pdf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简答综合题试卷及答案精选模拟 (3).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简答综合题试卷及答案.doc精选模拟

一、简答综合题

1.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1

()请写出图一文物所属的远古居民。这一远古居民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

2

()图二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最大的青铜器,请写出它的名称和所属的朝代。

3

()图三货币的名称是什么?哪个朝代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2.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一)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

(1)图1和图2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居住在图2房屋的原始居民

叫什么?

(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事例

(2)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而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有哪些?战国时期,协调人与自然和

谐发展的成功典范又有哪些?(各答出一点即可)

(3)春秋时期,谁提出了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他是诸子百家中哪

一派别的代表?

(三)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两个事例。

(5)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

么做?

3.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

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材料二: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

进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三幅画像

材料四:“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杀)其君者也。”

——《说难》

请回答:

(1)材料一咏叹的是哪个原始农耕遗址?其“普及”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

(2)试据材料二归纳华夏族形成的特点,并举一例加以说明。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人物间首领位置的更替与哪项制度有关?

(4)材料四对尧舜禹首领位置的更替持何看法?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对立的现象?

4.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政治大动荡、社会大变革、文化空前繁荣时期。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代,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至战国时期,社会产生了各

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

会问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百度百科》

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尽心章句下》

材料三: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

他反对战争,要求和平。

——《国学先贤速读:墨子》

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

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是什么?各派著书讲学,互相论战的目

的是什么?

(2)材料二是哪位思想家言论,他所代表的思想派别的创始人是谁?

(3)材料三反应了墨子什么样的思想主张?

(4)依据材料四指出,韩非子主张以何治国?他代表了哪一派的思想?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百家争鸣有何历史意义?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

材料二己所不欲,勿

文档评论(0)

152****7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