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儿童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一、生理因素1.遗传儿童孤独症、多动症有一定的家族倾向2.脑伤脑损伤也会发生问题行为,主要表现在反应的敏感性、抑制性方面。3.生物化学失衡体内出现有毒物质,营养不良或过剩等。如:儿童铅中毒可引起各类行为问题。4.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易出现好激动,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或学习时在读、写、计算、出现困难。第2页,共1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心理因素1.自控能力差心理发展不成熟,自制力差;认识能力有限2.动机冲突为满足个人的需要,不惜欺骗、违反纪律采取逃避现实、回避矛盾的态度,就容易表现出自卑、孤独等退缩行为。3.认识障碍有些学生今天检讨,明天又犯,或是明知故犯,这便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第3页,共1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心理因素4.挫折承受能力低问题行为往往与受挫折时如何对待挫折分不开有的儿童受批评,训斥或发生意外变故,便会产生攻击、谩骂,怨恨、出走甚至自杀等行为5.不良习惯儿童的行为习惯,最初常常有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日常生活中,孩子哭闹,父母及时满足他的要求或过分注意其行为,造成孩子学会并形成“哭闹以便要求得到满足”的不良习惯。第4页,共1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社会因素1、社会文化生活条件的变化生活事件、心理原因引起的心理异常、身心疾病的发生率却大大增加。调查发现,儿童与大众传播媒介的接触,直接影响着儿童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形成。接触书籍、报纸、杂志和广播较多的儿童,在道德量表上的得分较高常看成人电视剧和娱乐电视片的儿童,在道德量表上的得分较低接触电子游戏机次数和时间越多的儿童,在道德量表上的得分也越低。第5页,共1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社会因素2、养育环境的变化(1)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儿童易产生“孤独感”,形成孤僻的性格(2)双职工亲子接触时间减少,对儿童身心产生不利影响(3)儿童活动空间小及住宅的高层化限制了儿童从事室内外活动的机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减少伙伴之间的交往减少易形成孤僻、脆弱、暴躁等不良性格第6页,共1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家庭因素1.过分宠爱与保护任性、依赖性强2.过高期望和过度教育产生孤独感和其他心理问题3.家庭不和或父母离异紧张不安、出走、攻击性行为第7页,共1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家庭因素4.家庭变故或疾病抑郁、孤独、适应不良、行为障碍5.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教养方式。不同的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教养方式不同,因而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专制型及、溺爱型、放任型的父母抚养的儿童,出现问题行为的最多6.父母的不良榜样作用家庭气氛、父母分居、争吵等对儿童有深刻影响,孩子容易受父母公开争吵的干扰第8页,共1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学校因素1.教育思想问题只重视智力教育,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注意生理的健康,而很少注意心理的健康;有的教师认为儿童问题行为不是问题,或归为思想品德问题2、教育方法问题导致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甚至是直接原因。3、教师师德、师风问题造成学生厌学、逃学、出走、自杀等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情况屡屡出现第9页,共1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谢大家观看第10页,共1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文档评论(0)

xiaoshun2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