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皮给药系统概论.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TS是一种利用皮肤直接吸收药物的治疗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减少用药频率和剂量,保持药物有效血药浓度,减少药物副作用目前,TTS已经应用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胃肠道等多个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TTS的研究将会更加精细和个性化,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透皮给药系统概论

一透皮给药系统的概念、特点、发展

1概念

透皮给药系统或经皮吸收制剂(transdermaldrugdelivery

systems,transdermalthrapeuticsystems,简称TDDS,TTS):

指经皮肤贴敷方式用药,药物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

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疾病治疗或预防的一类制剂。

2特点

(1)透皮给药系统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药物在胃肠道的灭活,

药物的吸收不受胃肠道因素的影响.减少用药的个体差异。

(2)维持恒定有效血药浓度或生理效应,避免口服给药引起的血

药浓度峰谷现象,降低毒副反应。

(3)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治疗效能,延长作用时间,避免多剂量

给药,使大多数病人易于接受。

(4)使用方便,患者可以自主用药,也可以随时撤销用药。

3发展

自1981年美国上市第一个用于治疗运动病的TTS—东莨菪碱贴剂

以来,现已有多种透皮吸收制剂,如:硝酸甘油、雌二醇、芬太尼、

可乐定、睾酮、尼群地平、噻吗洛尔等TTS应用于临床受到普遍欢迎。

我国医药学家对经皮给药早有认识,在我国的医学典籍中收集了

大量的用于局部和治疗内科疾病的膏药处方。近几年来各种形式的中

药外用治疗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胃肠道等内科疾病取得了一定成

绩。目前国内正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研究使之提高,将使祖国的

医药学得以发扬光大。同时对TTS的研究也作了大量的工作。硝酸甘

油、东莨菪碱、可乐定等药物的TTS制剂已获准生产,并对多种药物

如:激素类(睾酮、18一左炔诺酮)、止痛药(度冷丁、酮洛酸)、

戒烟(毒)药(尼古丁)、呼吸系统(茶碱)、心血管系统(硝苯地

平、噻吗洛尔)等药物的TTS进行了研究。

为了使更多的药物能经皮给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TTS研究的重

要内容是:

(l)对TTS的基础材料的研究;

(2)药物透皮吸收机理的研究;

(3)寻找改进药物透过皮肤屏障的有效方法。

二透皮给药系统的分类及组成

1复合膜型

复合膜型透皮给药系统由背衬层、药物贮库、控释膜、胶粘层和

保护膜组成。这类给药系统的组成材料是:背衬层常为铝塑膜;药物

贮库膜是药物分散在聚丁烯等压敏胶中.加入液状石蜡作为增粘剂;

控释膜常为聚丙烯微孔膜或均质膜,膜的厚度、微孔大小、孔率等及

填充微孔的介质可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胶粘层亦可用聚异丁烯压

敏胶,加入药物作为符合剂量,使药物能较快达到治疗的血药水平;

保护膜常用复合膜,如硅化聚氯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酯等,

如可乐定透皮贴剂。

2充填封闭型

充填封闭型透皮给药系统由背衬层、药物贮库、控释膜、胶粘层

和保护膜组成,但药物储库是液体或半固体的软膏和凝胶,填充封闭

于背衬层和控释膜之间,控释膜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的均

质膜。

该类系统中药物从贮库中分配进入控释膜,改变膜的组成可控制

系统的释药速率,如雌二醇透皮贴剂。

3聚合物骨架型

聚合物骨架型透皮给药系统用水性聚合物材料作骨架,如天然的

多糖与合成的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酯和聚丙烯酸胺

等,骨架型中还含有一些润湿剂如水、丙二醇、聚乙二醇等。含药的

骨架粘贴在背衬材料上,在骨架周围涂上压敏胶,加保护膜即成。

该类系统是通过亲水性聚合物骨架与皮肤紧密贴合润湿皮肤促进

药物吸收。这类系统的药物释放速率受聚合物骨架组成与药物浓度的

影响,如硝酸甘油Nitro-Dur透皮贴剂。

4胶粘剂分散型

是将药物分散在胶粘剂中、铺于背衬膜上,加保护膜而成。这类

系统的特点是剂型薄、生产方便,与皮肤接触的表面都可输出药物。

常用的胶粘剂有聚丙烯酸酯类、聚硅氧烷类和聚异丁烯类压敏胶,如

硝酸甘油Nitro-DurⅡ透皮贴剂。可以采用成分不同的多层胶粘剂膜,

与皮肤接触的最外层含药,底、内层含药量高,使药物释放速率接近

于恒定。

三经皮吸收制剂的设计

(一)皮肤的基本构造及药物透皮吸收途径

1皮肤的基本生理构造

皮肤是人体的最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布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