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检测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检测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检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第Ⅰ卷(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墨子以“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为由,指出君主的当务之急是“将在于众贤而已”“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这一主张()

A.体现了诸子思想的融会 B.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求

C.认同了礼乐教化的功能 D.强调了君主权威的重构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可知墨子主张不论贵贱,选用贤才。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贵族阶层和世卿世禄的选官制度衰落,地主阶级兴起,逐渐兴起的封建国家需要建立新的人才选拔制度,改变以前贵族垄断主要官位的情况,不论贵贱,选用贤才。墨子的主张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求,B项正确;墨子主张不论贵贱,选用贤才,反映平民阶层的利益诉求,是具有墨家特点的主张,而非对诸子思想的融会,排除A项;礼乐制度强调等级秩序,与材料所述的“不论贵贱”不符,排除C项;强调君主权威是法家思想的特点,且材料未提及加强君主权威,排除D项。故选B项。

2.如表所示是不同学者关于东晋与南朝政权的历史分析。据如表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论述

出处

东晋、南朝虽立国江左,然其庙堂卿相,要皆以过江中州人士及其后裔任之

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

“晋之皇室及中州避乱南来之士大夫”与顾荣等江南名宗“戮力同心……赤县神州免于全部陆沉,东晋南朝三百年的世局因此决定”

陈寅恪《论东晋王导之功业》

南渡将近百年,侨人势力渐巩固,桓温、刘裕又相继立功,威声大振,于是侨人乃不复以南人为意,宋齐梁三朝皇室俱侨人,宋齐有一贯之政策,侨人握政权,摒南人于政治势力之外

周一良《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

A.北人南迁促进南方初步开发 B.江南士族有意调和南北分歧

C.人口迁徙影响南方政权建设 D.农牧文明交汇提升南方地位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东晋与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庙堂卿相,要皆以过江中州人士及其后裔任之”可知东晋南朝时期很多重要官员由南迁的北方人及其后裔担任。据材料“中州避乱南来之士大夫……与……江南名宗……戮力同心……东晋南朝三百年的世局因此决定”可知南迁的士大夫成为支撑东晋南朝统治的重要力量。据材料“侨人势力渐巩固……侨人握政权”可知南迁的北方人在东晋南朝政府中掌握重要权力。可见南迁的北方人对东晋南朝的统治发挥了重要影响,体现人口迁徙影响南方政权建设,C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技术,不能体现促进南方开发,排除A项;材料主要讲南迁的北方人,而非江南士族,排除B项;西晋末年南迁江南的北方人主要来自中原地区,从事农业而非畜牧业,不能体现“农牧文明交汇”,排除D项。故选C项。

3.唐文宗即位后,在恢复对节度使州县官吏考课的同时,还命诸道节度观察使在离任当天要详细地写明交接文状,限令新任节度观察使到任一个月以后分析上奏,评定考绩优劣。上述规定()

A.提高了君主专制的决策效能 B.奠定了中央集权的制度基础

C.消除了藩镇割据的严重隐患 D.有利于地方政务的有序运行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唐朝。根据材料可知,唐文宗强调对地方州县的官吏考核,这有利于地方政务的有序进行,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地方管理,和君主专制无关,排除A项;中央集权制度秦朝时期就形成了,排除B项;“消除了藩镇割据的严重隐患”史实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4.李贽提出了“夫私者,人也”的命题。顾炎武说,“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人之有私,因情之所不能免矣”。据此可推知,这些看法()

A.体现了个人权利意识的觉醒 B.借鉴了明清鼎革进程的教训

C.凸显出经世致用思潮效果 D.动摇了封建君主专制的基础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明末清初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李贽、顾炎武认为私心私欲是人的天性,肯定人的自然欲求,反对理学对人性的过分压抑,体现了个人权利意识的觉醒,促进了思想解放,A项正确;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借鉴明清鼎革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