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中的谋略思想在审讯中的应用研究.doc

三十六计中的谋略思想在审讯中的应用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十六计中的谋略思想在审讯中的应用研究

绪论

《三十六计》是古代智者留给我们的宝贵谋略,它是一种灵活的思维技巧,让人不管是处在顺境中还是逆境中都能用最少牺牲得到对抗的最大效益。审讯就是一种对抗,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对抗,目的是得到真实供述、有力证据或抓获其他共犯。这种对抗有语言上的,例如犯罪嫌疑人为了能在犯罪中保全自我,都会为自己辩解,否认罪行,顽强抵抗;也有心理上的,例如犯罪嫌疑人在审讯中会产生抵触心理、畏罪心理或侥幸心理,所以侦查人员需要针对不同性格、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状态的犯罪嫌疑人,巧妙结合、熟练运用兵法谋略瓦解其心理防线,促使审讯顺利进行。因此作者认为有必要结合三十六计对审讯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中,将从审讯概述、三十六计谋略思想在审讯中的实战运用和三十六计谋略思想在审讯中的运用原则这三个方面,分别从六套谋略中选出六计,举出“以逸待劳”、“顺手牵羊”、“打草惊蛇”、“釜底抽薪”、“指桑骂槐”、“反(离)间计”的例子,具体论述三十六计中的谋略思想应当如何在审讯中应用。

二、审讯概述

(一)审讯主体

1.定义:审讯即侦查讯问,所以审讯的主体就是侦查讯问的主体,审讯的主体必须是侦查办案人员。《刑事侦查学》以及相关法律中提到只有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军队保卫部门以及监狱管理部门才享有刑事侦查权。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了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审讯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可少于二人。因此公安机关的审讯主体指的就是负责办理案件的公安民警。

2.素质要求:由于审讯人员需要面对的犯罪嫌疑人千变万化形形色色,需要接触社会的黑暗面,需要在犯罪嫌疑人的谎言狡辩中得到案件线索和证据,所以要有坚定强大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对于政治素质,审讯人员要做到忠于党和人民、执法严明、精诚合作、遵章守纪、理性平和等。对于心理素质,审讯人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控制情绪的能力。对于业务素质,审讯人员要精通审讯技巧和法律法规,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善于运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来获得有用证据信息。

(二)审讯客体

客体即主体的认识对象和活动对象,所以审讯客体就是审讯人员的审讯对象,即犯罪嫌疑人。如果审讯人员想要得到关于案件的有效信息,则需要结合审讯对象的言语和非言语(如肢体动作、表情等),对供述进行准确分析。对于言语的识别,审讯人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犯罪嫌疑人的回答是否前后一致,因为无罪之人一般按照记忆回答,而犯罪嫌疑人一般会隐瞒事实,导致说出的话不连贯、语无伦次;二是逻辑是否合理,无罪的人一定能自圆其说,符合逻辑,而犯罪嫌疑人要在短时间内编造谎言,很难做到严丝无缝;三是关注犯罪嫌疑人说话的语气、语调、语速,语调过高、语速过快一般表示犯罪嫌疑人存在侥幸心理,为了掩饰自己谎供,出现慌乱逃避的心理活动。对于非言语的识别,如果不是受过专业训练和长期练习,很难做到十分自然毫无破绽,所以审讯人员可以仔细观察分析审讯对象这两个方面的表现来识破谎言:一方面,面部表情,过分夸张和过于频繁的表情有极大可能性是假装出来的,眼神乱飘、四处张望很大可能是表面假装轻松但是心里存在侥幸;另一方面,肢体动作,反复做出习惯性的动作表示心里紧张想通过肢体释放,双手交叉置于胸前暗示有对立防卫情绪,手足无措、手指颤抖、坐立不安、搓手、扯衣角表示内心惶恐畏罪怕罚。

(三)审讯内容

审讯内容即审讯时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双方之间的问答对话,目的是查明犯罪嫌疑人和案件的真实情况并确认其他证据,为正确使用法律提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从宽处理的法律规定。”这里解释说明了侦查人员在审讯中的那些“规定动作”,再加上侦查人员要根据案件而设计并使用大量不同“可选行动”才能完成整个审讯过程。

审讯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一是亮明警察身份,详细讯问清楚犯罪嫌疑人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职业、住址等;二是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实施了犯罪行为,获取其供述或辩解;三是围绕犯罪事实设计问题展开讯问,从细节入手,核实现有证据并发现犯罪嫌疑人的漏洞,顺带追查同一案件的其他犯罪嫌疑人,发现其他犯罪活动或者犯罪线索;最后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之以法,促使犯罪嫌疑人早日坦白。

(四)审讯效果的影响因素

1.参与人员的影响:(1)侦查人员的行为。坐姿或手势,面带微笑或怒目相对,拉近距离以示亲近或走到犯罪嫌疑人背后说话使其产生恐惧感;(2)侦查人员的语气。强制性语言或说教

文档评论(0)

西咪发创意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化创造价值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