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攻破重难点:专题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试题) (中国史).docxVIP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攻破重难点:专题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试题) (中国史).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1.东晋十六国时期,未来逃的大地主多筑堡自守,聚族而居,拥有很多的依附农民及一定的武装力量,北魏拓跋焘统一北方后,确立了宗主督护制,承认这些宗主的既有利益,任命他们为宗主,以督护百姓。这一制度的实施()

A.奠定了北魏均田制的社会基础 B.发挥了维护基层治安的作用

C.加速了北魏向封建社会的转型 D.瓦解了北方豪族的庄园经济

2.据考古资料显示,仅在广东的魏晋南北朝墓葬与窖藏中,发现的波斯银币就有三批、三十余枚。《南史·吴平侯景传》称“广州边海,旧饶,外国舶……岁十余至”。《南齐书·东南夷传》也称广州“商舶远届,委输南州,故交广富实”。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海外贸易占据主导 B.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3.有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以下表格(下表)。该同学从表中所得出的历史认识最恰当的是()

历史时期

古代罗马的历史发展

古代中国的历史发展

公元4世纪

罗马帝国首都东迁(330年)

日耳曼人入侵(375年起)

罗马帝国东西分裂(395年)

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

西晋灭亡,东晋建立(317—420年)

北方十六国时期(308—439年)

公元5—6世纪

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许多王国

南北朝对峙(420—589年)

隋朝再次统一中国(589年)

A.古代中国历史陷入治乱循环 B.中西历史发展具有相似性和特殊性

C.外族入侵导致罗马帝国分裂 D.民族迁徙决定中西历史走向和趋势

4.图1、图2分别是当代专家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洛阳考古报告绘制的《隋代运河与(官府)粮仓示意图》和《黎阳仓城遗址遗迹平面图》,图中黎阳仓依山而建,仓窖较浅,应是基于方便转运粮食的考虑。据此可得出的合理结论是,隋代()

图1隋代运河与粮仓示意图 图2黎阳仓城遗址遗迹平面图

A.国家粮仓建设数量在我国古代最多 B.黎阳仓是具有中转性质的国家粮仓

C.东都洛阳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D.大运河的开凿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

5.唐宋变革是中国传统社会历史上的重要变革,实现了春秋战国以后的又一次社会转型,使中国传统社会进入齐民社会阶段。较之此前的汉唐士族地主社会,齐民社会具有社会等齐性、契约普遍性和社会流动性三个方面的进步特征。促进这种社会进步的因素有()

A.土地关系变革 B.市镇经济繁荣 C.政府放开管控 D.儒学走向开放

6.唐《杂令》规定,公私借贷可自行签订契约,官府不干涉,但利息总量不得超过本金一倍。唐敬宗发布敕文,对“出利过本两倍”的私债,官府不负责追讨超过法定利率的债务。上述举措旨在()

A.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B.规范民间契约行为

C.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D.限制盘剥稳定秩序

7.下表是唐主要时期科举出身宰相统计表,据此可知唐朝()

太宗

高宗

玄宗

代宗

宪宗

穆宗

敬宗

文宗

宣宗

懿宗

宰相总数

29

41

27

12

29

14

7

24

23

21

科举出身

3

13

18

7

17

8

6

18

20

17

所占比例

10%

31%

67%

58%

57%

57%

85%

75%

87%

81%

(注:表中的数据均根据两唐书中的人物传记综合而成。)

A.庶族占据官僚集团主体地位 B.制度变革打破旧利益格局

C.科举制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 D.中枢决策民主化程度较高

8.唐初,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的长官侍中(二人)和尚书省的长官左、右仆射都是宰相,一起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共议国政。为弥补宰相的缺额或增加宰相的人数,皇帝往往指定自己信任的和品级较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唐初此举()

A.助推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分离 B.导致了国家权力机构臃肿

C.降低了朝廷政令的执行效率 D.加强了皇帝对朝政的控制

9.中唐以后,不少高级官僚利用进士科使子孙获得高位,父子、祖孙皆进士及第的多了起来。如元和中进士及第的刘宽夫,其祖刘遁,其父刘伯刍、其子刘允章祖孙四代皆进士及第,均位居五品以上。由此推知()

A.科举制导致社会阶层固化 B.安史之乱导致门第观念强化

C.门阀士族社会影响力扩大 D.科举选官方式存在一定局限

10.如表列举了唐宋时期三位诗人的诗句。诗句中描述的现象反映了当时()

朝代

作者

作品

诗句

晚唐

姚合

《庄居野行》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北宋

梅尧臣

《闻进士贩茶》

浮浪书生亦贪利,史笥经箱为盗囊。

南宋

陈普

《古田女其一》

插花作牙侩,城市称雄霸。梳头半列肆,笑语皆机诈。

①商业活动主体多元

②新的经营方式出现

③社会环境相对开放

④人身依附关系增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考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高考资料 教学课件 高考试卷 电力系统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