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与我的教学成长.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书与我的教学成长 ?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带给人智慧,也教给人思考,是读书让我从新课程改革的迷茫中走出来找到成长的方向,是读书让我在名师的光环下找到了成长之路,是读书让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成长经历。 一、以读书来导航,在新课程改革中改进课堂教学 我是2000年参加工作的,那时候我认为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跟着我设计的教案一步一步地完成教案里确定的教学目标。这样做考试起来成绩不错,但我总觉得语文课不应该这样上,课堂上缺少情趣,缺少对学生的吸引力。在迷茫中我开始从书中汲取精神养料。我先后把学校订的《人民教育》、《山东教育》等刊物拿回家,仔细地阅读,把一些好的教学方法记下来,把一些优秀的教案抄下来。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自己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于是大刀阔斧地进行改进,在改进的过程中我执讲了校级观摩课,得到了领导和老师的好评。但我自己清楚我的这些进步是模仿来的,是浅层次的,也是短暂的。2003年实行新课程改革,各种新课程培训随之而来,老师们热情高涨,我也在进修学校进行了一个周的理论培训,拿着自己记的厚厚的学习笔记,回想着录像课里孩子们的笑脸,默念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等一连串的新理念,我感觉自己一下子注入了许多新鲜的血液。就在这一年我正好被调到了育才小学,学校非常注重理论培训,更提倡教师通过广泛阅读来提高自身素质。我在读《30位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时,深刻感受到读书对于我们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于是,我开始以自己的实际教学为基点读各种各样的书。李校长说,要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就得读教育专著。她还推荐我们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生动的实际事例、精辟的理论分析,让我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心灵受到了触动。首先,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分析。新课改一开始,为了使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把自己原来的在课堂上的“讲”,变为学生质疑,小组学习。想的容易做起来难。结果课堂中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参与,其他同学仍是被动,没有表现的机会。从阅读新课程解读,学习优秀教师的案例,才发现自己在课堂中缺少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缺少对教材的深入钻研,缺少老师科学的指导方法,这不是真正的自主课堂。其次,深入了解学生,实现自主。“学生是活生生的,是具体的人,他们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是不同的,我们无法也不应该要求每一个学生在一节课中都能获得相同的东西。”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忠告,它再一次让我认识了因材施教的必要性。要做到这一点,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我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情况,尽量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让他们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收获。课堂上不再是让学生盲目的自主学习,学生力所能及的,我避开不讲,让学生自己通过思考解答;学生力所难及的,我指点方法帮助学生“蹦一蹦,摘到桃子”。并创设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先明确合作的目的,根据小组中每人的特点和特长各自承担任务,学会倾听、参与讨论、互相启发。 比如我在执教三年级的《海底世界》一课时,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部分,接着总结学习方法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段落小组学习。这时候他们有的用画画的方式来展示海底的植物颜色多;有的用列图表的方式来展示海底的宝藏多;有的用朗读表演的方式展示海底有趣的动物……课堂上兴趣盎然,小组学习也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后来我又相继读了《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学与教的心理学》、《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的55个细节》等书,对教育的认识也越来越深了。 二、以读书为契机,在名师的指导下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学校不断创造机会,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开辟快车道。在此期间我们便有机会和全国的著名特级教师面对面,真切地感受到了王崧舟的“诗意”、薛法根的“朴实”、于永正的“真情”、支玉恒的“洒脱”、贾志敏的“从容”……学习中我们确实有很多收获,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现在,想想学名师我们走过的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记得05年秋我们开展的“模课”活动,就是每位老师选一节名师的课来模仿上。有学王崧舟的《丰碑》的,有学支玉恒的《匆匆》和《草原》的……我当时学的是支老师的《第一场雪》,上网查他的课堂实录,一句一句抄写教案,再看着录像一遍一遍地学。记得我们学校有一位骨干教师朗读水平很高,她模仿的是支老师的《匆匆》。用平和的谈话把学生引入课堂学习,加上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的感悟渐入佳境,但总感觉似乎缺点什么,学生也总说不到点上,老师也不得不又讲解起来,这样这篇课文还没上完,下课铃就响了。我学的就更糟了,为了把名师的“长篇小说”缩成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