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医皮科证治的几个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谈皮肤病中医辨治中的几个问题 广东省中医院 欧阳卫权 博士 谈谈皮肤病中医辨治中的几个问题 一、有诸内,必形诸外;见诸外,必察其内。 二、必须局部皮损与整体相结合辩证 三、学会普遍的联系性 四、强调证据 五、分析、处理证据的客观与主观 六、熟练掌握方证 七、重视方证体质 八、中医之境界 一、有诸内,必形诸外; 见诸外,必察其内。 皮肤病特点:皮损外现,望而知之。 《黄帝内经》:“有诸内,必形诸外”。 皮科辩证必须:见诸外,必察其内。 不可孤立看待外在的皮损,一切外在皮损都是机体内在阴阳失衡的反映! 常见皮肤病辨证中之流弊: 一、见诸外,察其外。 红斑、红疹——热——清热 脓疱、脓水——毒——解毒 流滋、渗液——湿——利湿 瘙痒——风——祛风止痒 二、见诸外,固知内。 脱发——肝肾虚——补肝肾 病久皮肤干燥——血虚——养血润燥 病久疼痛——血瘀——活血化瘀 急性红斑性皮病,早期:风热;中期:血热;后期:气阴虚 ——疏风清热,利湿止痒,成了皮科“万金油”式辩证法则! 二、必须局部皮损与整体相结合辩证 考察机体内在阴阳失衡,仅凭局部皮损辩证,有失偏颇。必须四诊合参,从整体结合局部皮损,统一考察。 举例:痤疮 局部:红色丘疹、粉刺,小脓疱——风热、热毒。 整体:面色虚浮无华;四逆;月经不调,量少,色暗血块,痛经;脉弦细,舌偏胖大,苔白——血虚、血寒、血瘀、水饮。 病案举例1:痤疮 陈某,女性,28岁。初诊2008年10月20日。面部生痤3年多,时轻时重,此次再发加重4月。曾就诊西医,给予泰尔丝、强力霉素、维生素B6等内服,外用班赛、维A霜外擦,效果均欠佳。 局部:面部散在较多红色丘疹,部分小脓疱、暗红色结节,面部较油腻。 整体:平素怕冷,四逆,面色无华,月经量偏少,常推后7-10天来潮,色暗,时有痛经但不甚。纳寐尚可。舌体胖大,舌质偏暗,边有齿印,苔白根厚微黄,脉细弦。 四诊合参,此血虚水盛,当归芍药散合二陈汤加减: 当归10g,赤芍10g,川芎5g,茯苓15g,白术15g,泽泻15g,白芷10g,陈皮10g,法夏15g,桔梗10g,连翘10g,百部10g,生苡仁20g,7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丘疹颜色减淡,脓疱消失未再新发,暗红色结节略平塌。 再予前方加减调整,前后服用1月余,面部痤疮基本消失,遗留少许暗红色印痕,且面色显光彩,怕冷、四逆均好转。 问:为什么要用当归芍药散加减? 《金匮要略》:妇人怀妊,腹中绞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病案举例2:带状疱疹 梁某,女性,62岁。发热1天就诊于急诊,T38.5℃,头痛,恶寒,伴咳嗽,无痰,咽干痛,查:神清,咽充血++,双扁不大,右肋下可及红色斑疹、丘疱疹,成团。遂建议转皮肤科就诊。 局部:右腰腹大片红斑,及带状成簇水疱,疼痛甚。 整体:发热,T38.5℃,恶寒,无汗,疲倦甚;咳嗽,无痰,口干苦,咽痛甚,胃纳欠佳;舌质淡暗,舌边略红,苔薄微腻,脉沉细弦稍数。 疲倦、恶寒无汗、脉沉细,此少阴表证之麻黄细辛附子汤方证;然又见咽痛,口苦,纳差,此少阳小柴胡汤见证,口干,为兼入阳明之石膏证。 故合则为少阳、阳明、少阴合病,处以麻黄细辛附子汤合小柴胡汤加石膏,咽痛加桔梗: 麻黄5g,熟附子15g,细辛6g,柴胡20g,黄芩10g,法夏10g,党参10g,大枣20g,生姜10g,桔梗15g,石膏30g,炙甘草6g,2剂。 外用云南白药、紫金锭、点舌丸三药研末,茶水调敷患处。 二诊,药后发热即退,精神转佳,疼痛亦减轻,部分水疱干涸结痂,胃纳尚欠佳,舌暗红,苔薄,脉沉细。 少阳少阴之邪得解,改予芍药甘草汤、桔梗汤、瓜蒌散合方加减:白芍30g,炙甘草10g,瓜蒌30g,红花5g,桔梗20g,苍术10g,茯苓10g,4剂。 三诊,药后疼痛减轻大半,水疱均已结痂。前方增量白芍45g,桔梗30g,炙甘草15g,5剂。 四诊,疼痛已很轻微,稍痒。前方再加熟附子30g,以振奋阳气,鼓邪外出,加全虫6g,以通络止痛,5剂。 服后疼痛完全消失而愈。 问:带状疱疹(蛇串疮)急性期多肝经郁热证,方用龙胆泻肝汤,为何能用麻黄、附子等辛温燥烈药? 《伤寒论》: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伤寒论》: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病案举例3:激素依赖性皮炎 余某,女性,48岁。初诊2009年3月。面部发红斑瘙痒多年,曾长期外用激素药膏治疗,近1年多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