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问题行为的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小学生问题行为的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学生年龄界定及个性特征;问题行为的界定和相关研究;常见的问题行为及表现进行分析,提出运用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的理念,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问题行为;年龄界定;个性特征;表现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359-01   1.小学生年龄界定及个性特征   小学生,指正在接受小学基础教育的学生,其年龄一般在6~12岁之间。在心理发展的健康问题上,小学生有以下几点是比较突出的。   1.1 情绪不稳定。心理学家比斯库认为,孩子们是在不断学习、判断和感受的人,他们的情绪往往是没有意义的,需要将了解和认知规律的行为的情感因素和社会规范综合起来,以便被习得、被解释为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表现。由于理智感尚未形成,则驾驭情绪的情感主要由情景决定,波动性大,未能有意识地、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使情绪表现出不稳定的特点。   1.2 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同情绪的不稳定性相联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例如自觉性、自制性、坚持性等品质尚在形成中,不能有效地实现自我控制,这使得自我控制的能力仍然处于比较差的状态。因此,小学生容易发生异常行为,并表现出某些心理障碍,如多动症、上着课心不在焉,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挠头、咬手指、咬铅笔等。   1.3 好奇、敏感,对什么都感兴趣,好胜,但是韧性差。什么事都想争第一,想要赢别人证明自己厉害,但是容易受挫折,一点小失败就觉得让他们失去自信心。   1.4 自尊心和自主欲强烈。比如稍微批评两句就会觉得很委屈,或者一点小矛盾就反应很强烈。   1.5 人际关系简单化或不知所措。即不会与人相处,特别是与大人相处时感到不安,甚至拒绝参加社交活动等。   2.小学生问题行为的界定   问题行为又叫做行为问题、行为异常、行为障碍、偏差行为等。对这一概念理解的角度不同,对它的界定也就有所不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2.1 问题行为是指给家庭、学校带来麻烦,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容易导致品德不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不正确行为(周步成,1991)。   2.2 指所有显著的异于常态而妨碍个人正常生活适应的行为(何志培,1994)。   2.3 在心理学中,问题行为泛指那些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行为,一般包括那些使他人不可理解的行为以及那些反社会的、破坏性的、分裂性的或明显顺应不良的行为(阿瑟.雷伯,1996)。   2.4 问题行为是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和参与学习的行为(邵瑞珍,1996)。   通过对以上表述的总结,结合在校小学生的行为特点,本研究主要把小学生问题行为界定为:指违反社会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以及在情绪或社会适应方面,存在问题的行为。   此外,关于问题行为的本质,还要认识到这样几点:(1)问题行为较多出现于儿童和青少年中,是个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2)学生的问题行为并不同于犯罪行为,它需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从心理、教育角度的干预来解决;(3)问题行为不能等同于神经、生理方面的病态行为;(4)有问题行为的学生不意味着就是问题学生,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某一种行为而言的,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并普遍存在于小学生中。   3.小学生问题行为的相关研究   关于小学生问题行为,我国的学者一直将它列入品德研究的范畴,并对于品德不良行为方面着重研究。不过最近几年国内对问题行为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因为问题行为已经越来越严重。据报道,西方发达国家有5%-15%的学生存在着较明显的问题行为。我国的一个对全国22个城市在校少年儿童的问题行为调查揭示,问题行为的发生率为12.97%,后续的研究发现问题行为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使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中的父母问卷来研究小学生问题行为的很多结果显示:小学生的问题行为以违纪行为或反社会行为最多,其次是神经症行为,最后是混合行为。叶俊杰2001年对初中生的调查中,发现问题行为检出率普遍高于学龄儿童的平均水平,达15%以上。   国内外研究发现,儿童问题行为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情绪和社会活动,还造成以后的社会适应不良、情绪障碍,甚至药物滥用、青少年犯罪等现象。   王丽敏等采用CBCL调查发现男女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行为不同,男生主要集中在强迫和多动问题上,而女生的问题则主要表现在分裂样(表现为退缩、孤独、不爱交际、没有知心朋友、情绪体验缺乏和冷漠、爱好极少、敏感怪癖、过分沉溺于幻想、不适应环境等)和残忍方面。章健华等利用Achenbach青少年自评量表(YSR)发现在有行为问题的学生中,男女生在攻击行为上存在着显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