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主教学设计、 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ppt

以学为主教学设计、 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学为主教学设计、 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

第三部分 以学为主教学设计、 “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 多种学习理论的关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模式、案例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该如何施行、推广? 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核心来进行整合 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要高度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全的必要前提 要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第一节 建构主义 一、学习理论概述 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建构主义 思考: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各有什么优劣?有何启示? 建构主义的评价方法有何特点? 三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区别、联系?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与经典教学设计理论的关系? 2、客观主义 3、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 克服行为主义“机械论”、“还原论”的弊端 认知结构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相对于客观主义 学习是意义建构的过程(“鱼牛”) 德国的一则关于“鱼牛”的童话 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鱼由于自己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只好让青蛙一个人走了。这天,青蛙回来了,鱼迫不急待地向他询问外面的情况。青蛙告诉鱼,外面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比如说牛吧,”青蛙说:“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鱼惊叫道:“哇,好怪哟!”,同时脑海里即刻勾画出她心目中的“牛”的形象:一个大大的鱼身子,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嘴里吃着青草,……(见图)。 图: “鱼牛”的童话 “鱼牛”形象,体现了建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结论: 理解依赖于个人经验,即由于人们对于世界的经验各不相同,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也必然会各不相同。 知识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 因而学生应该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因而“学习是意义建构的过程”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模式、案例 1、建构主义学习观: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主动搜集、分析资料和问题 联系与思考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协作 让教学活动与实际问题挂钩 支持学习者发掘或形成问题 提供真实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环境 让学习者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援助 鼓励学习者检验和积累各种不同 的观点鼓励学习者相互交流、 取长补短 ? 采用目标自由的过程评价 ? 支持学习者进行反思 ? 发挥现代媒体因素的作用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流派 折中派——认知弹性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 激进建构主义 认知弹性理论 Congitive flexicibility throry 斯皮罗等于1990年 低级学习(良构领域)——高级学习(非良构领域) 客观主义————————建构主义 对于非良构知识 应以多种观点呈现信息,并利用能提供多种方法、不同范例,促使学习者对非良构知识进行反复的交叉学习,实现多元表征,培养其认知灵活性、促进迁移 概念与案例构成的多维与非线性的“十字交叉”形状(“criss - crissing” of conceptual and case landscape) 提出随机进入教学策略/模式 随机访问教学随机访问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为学习者提供知识的多重表征并鼓励学习者自身对知识进行多种方式的表征 十分重视跨学科背景下的开放性、真实性、复杂性、可视化学习环境的创设,并由此鼓励学习者自己对知识的积极探索与建构 教学设计应注意构建由概念与案例交织组成的“十字形”,以保证知识的高度概括性与具体性的结合,以增强知识的弹性与迁移性 教学应基于情境、基于案例、基于问题解决 作为教学内容的知识源不是分割的,而应是高度联系的知识整体。 相关的技术是认知弹性超文本 辨证地看待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 各种理论的互为补充 建构主义是深化教学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 信息技术是建构主义应用于教学的催化剂、必要条件 3、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与案例 支架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 1)支架式教学 Scaffolding Instruction “最邻近发展区” 搭脚手架 ? 进入情境 ? 独立探索 ? 合作教学 效果评价 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支架式教学例:建构“动物”概念框架的探究学习 教学

文档评论(0)

4977212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