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生活数学,实现有效学习.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结合生活数学,实现有效学习   [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最终将应用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去。教师应当摈弃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从而让数学“活”起来。   [关键词]生活;实例;小学数学;有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5-0092-01   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与数学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应有效地利用生活资源,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知识框架的建构,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学习。   一、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数学的学习内容略显单一、枯燥,因此,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让数学知识将生活化的场景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自行车项目比赛时的情境,旨在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什么车轮要设计成圆形?不可以做成别的形状吗?如果不设计成圆形,改成椭圆形、长方形或正方形,行不行?为什么?”一系列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与探究的欲望。为什么车轮一定要设计成圆形?如果将车轮改为用其他形状,将会出现什么情景?接着教师借助课件,播放视频:人们乘坐在各种不同形状轮子的车子行进时的情境,车子在前进时忽高忽低,颠簸得厉害,坐车的人显得非常痛苦的画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急于了解其中奥秘的兴趣与热情。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熟悉的学习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   二、渗透生活元素,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应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值,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生活,注重在课堂中巧妙地添加生活元素,引入实际应用的问题,让学生有机会学以致用,将理论与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   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长为5分米,宽为3分米,高为3.5分米,制作这样的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这道题目的难度不大,但是学生稍微不留心,就会得出错误的答案。为了避免学生出错,教师在出示题目后,将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鱼缸放在讲台上,小金鱼在鱼缸里游动,学生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此时,教师要求学生先观察鱼缸,再求出制作这样的长方体鱼缸需要多少材料。学生经过观察发现,长方体鱼缸只有5个面,如果做成6个面,鱼就活不了了。有了这样的直观经验,学生会就不会出现鱼缸有六个面的错误了。学生经过思考,还找到了2种求鱼缸体积的方法:(1)先分别求出前、后、左、右和下底面的面积,再相加;(2)先求出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再减去上底面的面积。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入生活元素,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气息,降低了思考难度,让学生在寻求解题方法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借鉴生活经验,完善知识框架的建构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对抽象的知识难以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把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单化,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如教学“间隔的知识”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李老师从1楼走到4楼,要3分钟。那么,照这样的速度,李老师从1楼走到8楼需要几分钟?一看完题目,很多学生都认为是6分钟。此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同学们,我们每天从1楼爬到3楼,实际上是爬了几个间隔的高度呢?”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明确1楼到3楼是走了两个间隔的高度,列出算式4-1=3(个),3÷3=1(分),8-1=7(个),7×1=7(分),并能条理清晰地说出每一个算式的意义。教师再引导学生找出楼的层数与间隔数间的规律,这也为后续解决“锯木头”问题做好了铺垫,将这一规律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将数学问题与爬楼梯的经验产生联系,从而引导学生得出准确的判断。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知识框架的建构。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檠?生营造熟悉、和谐的学习氛围,巧妙地运用生活元素,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数学课堂因生活实例的引入而富有生机。   (责编 韦 迪) 4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