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让城市延续记忆.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让城市延续记忆

建筑让城市延续记忆 文化是城市的精神与灵魂。而建筑作为物质载体,是城市文化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承载城市记忆的重要符号。是一个民族赓续绵延的记忆载体,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保存城市的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 有人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看看一个城市的建筑,就能感受到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听到它们为我们讲述的这座城市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故事。建筑传承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试想,如果北京没有了长城、故宫、四合院,再多的高楼大厦也无法展露这个城市的神韵。 无数的城市史告诉我们,城市不是历史教科书中枯燥的数字和资料,而是活生生存留于城市空间和时间中的生命的热度、岁月的痕迹、文化的积淀。在历史文化保护的进程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城市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城市现代化的必要内容,城市现代化不仅仅意味着高楼大厦、立交桥、高架路,而是要求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城市的记忆无疑是一种复杂的组成。地形地貌、森林水力、河流山脉、居住形态、建筑遗址、公共场所、文化气质、民族情调……这些是形成一个国家和民族认同性、构成城市记忆的有力物证。然而,盲目的建设和更新却往往割断历史的文脉。 张掖是119座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据《甘州府志》记载:甘州城原是连片苇溪,半城塔影,遍地古刹之处,这说明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佛教是非常盛行的,据说当时张掖建有金、木、水、火、土五塔,可完好保存于今的只有土塔与木塔了。今天仍然装点张掖大地的唐代西来寺,西夏大佛寺,明代钟鼓楼、粮仓,山西会馆、民勤会馆等历史遗迹,这些城市的名片,无不展着甘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城市魅力顿增。面对此,我们有责任保护好、守护好、让这些古建筑在河西大地靓丽夺目,熠熠生辉,为张掖注入深厚的文化内涵。 今天,只有在经过了无数教训和挫折之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作为一个复杂的组成部分,城市的各要素所具有的种种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功能,它们饱含着从过去时代传递下来的信息,是历史记录的真实载体,文献记载无论多么动人有趣,在客观上都不可能比得上历史遗物的真切实在。承载与存留、拯救与跨越、追溯与见证,城市未来的脉络其实就保存在城市的记忆中。 我国《城市规划法》明确规定:编制城市规划应当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人文景观。但是,由于我国的城市大都是以旧城为中心渐渐发展形成的,城市的旧区一直是城市的生活和经济中心,有着很好的区位优势,很多旧城区位于房地产商愿意出高价争夺的黄金地段。许多有影响的国内外投资者在这个时期纷纷介入旧城改建项目。然而这些地区恰恰是城市记忆保持最完整、最丰盈的地区。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和改造的欲望结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很大的力量,对城市的历史建筑、文化形态和城市记忆的保护与延续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保存城市的完整记忆,就要控制好城市保护区和改建区之外的全新开发区,与城市整体风貌统筹考虑,以形成城市记忆中的新篇章。 一个国家在每个时代必定有富有时代气息的标志性建筑,比如中国的万里长城、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柬埔寨吴哥窟、印度泰姬陵、埃及金字塔、悉尼歌剧院等世界名胜古迹等,这些建筑足以表证那个时代,那个国度的文明程度,而且历时几千年而欲加灿烂辉煌,光芒万丈。一个城市也是如此,今天随着城市的扩展,城市建筑已经不是哪一个人所为了,是属于建筑商的。所以,面对城市建筑开发,既不能照般照抄,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又要考虑城市整体规划,同时要开发具有区域特点、时代气息的建筑,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建筑是城市文化的链接。建筑界有一句被建筑师们经常重复的话:“建筑创作从寻找城市开始。”?刚刚闭幕的市第三次党代会、人代会上,提出了建设“一山一水一古城,宜居宜游金张掖”的宏伟目标。这就为今后甘州古城建设指明了方向。尤其在老城区的改造建设中,要按照突出历史文化遗迹保护,恢复自然人文景观,凸显历史文化名城风韵的要求,配套好道路、绿化、城市家具,重现“半城芦苇,半城塔影”风貌,使历史文化名城重现。 站立在新搬迁的区委、区政府旧址,瞩目凝视设计的未来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建筑图案,古色古香的设计,善于把继承与创新有机统一,在继承的基础上着力创新,使文化发展始终拥有源头活水。这些,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建设古城甘州的决心。 “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张掖在地域上的重要性早就勿用置疑,丝路文化根深叶茂,绵延而生生不息,在其之上的建筑相伴相生,赖于与时俱进;如今,迎着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征程中,只要我们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一定能够创造张掖文化的新辉煌,续写城市记忆的新篇章。 2011-11-14 04:13:00 来源:?人民日报(北京) 有0人参与?手机看新闻 文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