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产业结构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业经济学产业结构课件

第十一章 产业结构 第一节 产业与产业结构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 第一节 产业与产业结构 一、产业的含义 二、产业分类 三、产业结构的涵义 四、产业间的基本结构形态 一、产业的含义 产业是进行同类经济活动组织的总和,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组织的集合。 这里的同类经济活动或同一属性一般是指 使用同一或相似的原材料投入要素; 主要的生产流程或生产工艺基本相同。 二、产业分类 1.三次产业分类法 费希尔首先提出,人类的经济活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与此相对应,也就有了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次产业是农业和畜牧业,包括采掘业。 第二次产业以制造业为其核心,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并提供物质资料的生产部门。 第三次产业是服务业。 2.标准产业分类法 标准产业分类法(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简称SIC)是为统一国民经济统计口径而由权威部门制定和颁布的一种产业分类方法。具有权威性、涵盖性和实用性三个方面的要求。 三、产业结构的涵义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在其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一些比例关系。 四、产业间的基本结构形态 产业间的社会再生产结构 指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形成的比例关系 。 产业间的需求结构 指各个产业的消费量和投资量在需求总量中的比重。 产业间的投资结构 指一定时期的社会总投资在各产业间的分布,包括增量投资结构和存量结构。 产业间的就业结构 产业间的技术结构 产业间的区域配置关系 产业间的区域配置结构 进出口结构 产业间的产出结构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 一、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 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三、产业结构演变的理论分析 一、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的改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结构的状况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产业结构的改进是经济协调和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产业结构的状况是经济效益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优化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合理化。 工业化发展阶段规律 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后工业化时期 主导产业转换规律 农业、轻纺工业、原料供应和燃料动力工业、低度加工型工业、高加工度工业、第三产业、信息产业 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 三、产业结构演变的理论分析 (一)结构演变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理、库茨涅茨法则、霍夫曼定律、钱 纳里理论 (二)结构调整理论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 (三)结构演变模式 雁形形态理论、产品循环发展模式 (一)结构演变理论 1.配第一克拉克定理 配第定理 工业的收入要比农业高,而商业的收入又比工业的高,说明工业比农业、服务业比工业具有更高的附加价值。 克拉克分析了劳动力在一、二、三次产业间移动的规律性,认为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流动原因在于不同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 配第一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 2.库兹涅茨法则 考察总产值变动和就业人口变动的规律。产业结构变动受人均收入变动的影响理论。 农业部门的相对比重,无论在产值结构方面还是在劳动力结构方面,都处于不断的下降之中; 工业部门的产值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是趋向上升的,但其上升的速度则不一致。与产值的相对比重相比,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显得基本稳定或上升相当缓慢。 在服务业方面,无论是产值的相对比重还是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与工业部门一样,具有上升的趋向。但在上升的速度上却与工业部门不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要大于产值相对比重。 3.霍夫曼定理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的。 4.钱纳理理论 在研究方法上的新进展和特色 在对产业结构的分析指标上,钱纳里运用三项指标,即劳动力(就业)、资本存量和产值(GDP)。 在具体研究方法上,除了应用和发展库兹涅茨的统计归纳法,更多地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法,一般均衡分析法和经济计量模型,依赖更多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在分析样本上,他把样本扩展到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101个国家,1950-1970年间的数据) 在研究内容上的新贡献--从“发展形式”上提出“标准结构” (1)在对39个国家(地区)总量增长因素的索洛模型估计结果的比较研究基础上,通过所谓多国模型的模拟,归纳出工业化的一般特征和结果转变的一致性方面。 (2)根据增长因素的典型变化,把结构转变划分为不同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