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专题法律思维与劳动争议.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关于法律思维 (五)如何形成法律思维 如何形成法律思维 需要有一个法律人的职业共同体; 需要传授、培育法律、法律知识与法律原理,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基础; 需要一定时间接受,是一个过程; 需要一定的法律方法,法律方法是人们从法律角度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法律方法构成法律思维的基本要素,法律思维的过程就是运用法律方法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过程; 需要参与法律实践,法律思维是一种在法律实践中训练、培养和应用的思维方式。 法律思维需要长期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获得的。 我们还有注意: 法律的规范性、社会性、逻辑性、概念性、目的性、正义性等在法律思维中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思维是具有职业性、客观性、理性、批判性与建设性的特殊思维。 “法律的生命从来不是逻辑,法律的生命是经验”。——霍姆斯法官语 二、关于劳动争议 (一)争议、民事争议与劳动争议 二、关于劳动争议 1.争议含义 争议,即纠纷。 词源学的意义 《现代汉语词典》: 纠纷——争执的事情。 冲突——矛盾表面化、发生激烈的争夺。 《辞海》:纠纷——抵触、争执、争斗。 争议、纠纷、冲突,人们的关系不正常,秩序有混乱,行为不协调,利益有争执。 2.种类 分类标准不同,有不同的分类。 以有无国际关系为标准: 有国际(涉外)纠纷与国内纠纷。 以性质为标准: 有经济、社会、法律、政治、军事等纠纷或者冲突。 3.法律纠纷(争议、冲突) 按照实体法分类: 民事纠纷、行政争议、刑事冲突之分。 按照程序法分类: 民事程序纠纷、行政程序争议、刑事程序冲突之分。 4.民事纠纷的定义 民事纠纷,民事争议或者民事冲突—— 是指民事主体之间的行为与社会民事秩序的不协调,对民事、商事、经济、海事等法律规范的某种程度的违反、争执、纷争。 简单讲,民事纠纷是指民事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与义务的争议。 民事纠纷种类:人格权纠纷;婚姻家庭、继承纠纷;物权纠纷;合同、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纠纷;知识产权与竞争纠纷;劳动争议、人事争议;海事海商纠纷;与公司证券保险票据等有关的纠纷;侵权责任纠纷;适用特殊程序案件案由。 《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共有第一级案由10个,第二级案由42个,第三级案由424个,第四级案由367个。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 法发〔2011〕41号 一般共通原因 利益愿望 实现方式 失当 法律上事实上认识偏误 主体不恰当地谋求自身利益 主体不按法律要求承认或者尊重他人利益 欲望 失当 主体以非正当方式谋取自己的利益 规避或未履行自己应尽的法律义务和责任 实现方式失当 主体行为事实上违法,自认为合法正当 主体有某种法定责任义务,缺乏履行的意识 对法律认识偏误 5.民事纠纷产生原因 主体不能正确、记忆理解某种已有事实过程 对事实认识偏误 (二)劳动争议、人事争议概念理解 二、关于劳动争议 1.劳动争议亦称劳动纠纷 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的认定与实现所发生的纠纷。劳动争议实质上是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利益矛盾、利益冲突的表现。 与通常的民事争议(或民事纠纷)不同,劳动争议的主要特点有: (1)就劳动争议的主体而言,劳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存在着管理和被管理的劳动关系。 (2)就劳动争议的内容而言,劳动争议是就劳动权利义务发生的争议,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为执行劳动法或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所发生的争议。 2.人事争议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颁发了《人事争议处理规定》,于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该规定所解决的“人事争议”,主要包括:辞职争议;辞退争议;聘任、聘用合同争议等。 具体有: (1)实施公务员法的机关与聘任制公务员之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与聘任工作人员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 (2)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解除人事关系、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在适用上存在不一致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应当优先于《人事争议处理规定》。 (3)社团组织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解除人事关系、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4)军队聘用单位与文职人员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5)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仲裁的其他人事争议。 (二)劳动争议的分类 二、关于劳动争议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将劳动争议做如下的分类: 1.按照劳动争议主体划分。 ⑴个别争议。职工一方当事人人数为10人以下、有共同争议理由的; ⑵集体争议。职工一方当事人人数为10人以上,有共同理由的 。 ⑶团体争议。 工会与用人单位因签订或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2.按照劳动争议的性质划分。 ⑴权利争议。又称既定权利争议。劳动关系当事

文档评论(0)

ki665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