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聃龄在选择与探索中实现人生理想.docVIP

彭聃龄在选择与探索中实现人生理想.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彭聃龄在选择与探索中实现人生理想

彭聃龄在选择与探索中实现人生理想   人物简介:彭聃龄,1935年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曾留学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归国后,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心理学报》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教育部高师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理科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985平台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认知与学习,包括汉字识别,汉语句子与课文理解,汉字的神经成像,汉字识别的计算机模拟等。曾主持和参加国家重大基础课题(973课题)子课题、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课题和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的研究。主编出版了《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语言心理学》和《汉语认知研究》等著作和教材;《视觉心理学》和《西方现代心理学》等译著,发表论文近200篇。曾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优秀教师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奖,国家的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曾宪梓基金三等奖,北京市归侨、侨眷先进工作者奖。英国剑桥国际传记研究中心将他收入《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录》,美国传记研究所授予他“国际文化荣誉证”。      虽然在中国心理学界已经是响当当的专家、学者,享有很高声誉,但是,素来个性爽朗、朴实无华、心地纯净的彭聃龄教授并没有为之所累,仍然怀揣本真,一如既往地和蔼对人,坦率处事,从不摆架子,耍派头。认识他的人都感觉和他交往是令人愉快和舒服的,即使是听他谈论人生和讲述专学,也如沐春风。他的诚实、率真让更多人了解了一位在艰难的选择与探索中不断前行的心理学家,为振兴中国心理学孜孜以求、奋斗至今的质朴情感与经历。      与梦想擦肩而过的少年时代      1935年,彭聃龄教授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其父亲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好学闵行,志向高远,原本打算毕业后赴德留学,不想日军侵华战争爆发将一切付之一炬,不仅他们在长沙城里的家被战火化为了一片瓦砾和灰堆,就连被迫藏身乡下以躲避战火的父亲也因环境恶劣等诸多因素染上肺病,很快就辞世了。父亲虽然过早地离开了他们,但他对彭聃龄教授的影响却是多方面的。彭聃龄这个名字就是父亲为他取的,意即老聃之龄,一方面父亲希望他能够像李耳一样长寿,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望子成龙的心情,盼望他能够在学术上取得成就。彭聃龄教授从小就喜欢读书,这种好学精神一直继续到今天。   中学时代的教育对彭聃龄教授的影响也同样非常重要,这与其后来的性格养成和专业选择有着重要的关系。1948年秋天,彭聃龄教授考入了长沙市雅礼中学(解放后改名为五中),这是一所很有名的教会学校,校园环境优雅,教学质量在全省是一流的。学校收费较高,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都比较好。全国解放后,彭教授从雅礼中学转到长郡中学(解放后改名为二中)。长郡中学是一所12县的联立中学,学生大多数是从各县保送过来的优秀学生。与雅礼相比,长郡的学生许多来自农村,农村学生的朴素、诚实、勤奋的特点为当时的学校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气氛。在这两所学校优良校风的熏陶、渐染下,彭聃龄教授形成了朴实、沉毅、勤奋、踏实的学风和求真、喜爱探索的个性。   在中学时代,彭聃龄教授很喜欢化学,自学了不少大学化学教材,喜欢动手做化学实验,观察化学反应引起的各种有趣的变化,特别是对配制“炸药”更是情有独钟,希望毕业后能报考北京大学化学系,将来成为一位化学家。是什么原因使他放弃了自己原来的兴趣,走上了心理学这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1954年,彭教授高中毕业,正好赶上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向科学进军的号角让年轻时代的彭聃龄教授异常激动。科学的发展要依赖教育。但是,当时教师职业还不是一个受到尊重的职业。有一个顺口溜当时很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宁当破烂郎,不当孩子王”。根据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需要,学校动员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报考师范专业,彭聃龄教授的成绩很好,在班上一直是名列前茅,又是校学生会主席和校团委副书记,因而就成为学校动员报考师范专业的重要对象。在经过了非常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彭聃龄教授服从了国家的选择,放弃了梦寐以求的少年志愿,决定报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以后彭聃龄教授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还开玩笑地说,这次选择使中国少了一位“爆炸”专家、工程师,却意外地多了一位心理学工作者。   入学后,他闹过专业思想,想到过转系。但他相信人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他决心要从刻苦学习中找到自己新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在教育系开设的许多课程中,他很快发现自己对心理学比较有兴趣。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既有社会科学的特点,也有自然科学的特点。心理学又是一门实验科学,要通过实验手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