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成语复习资料整理版.doc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成语复习资料整理版.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成语复习资料整理版.doc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 (一)关于名字型大小的称法: 一.古人有名有字。一般地,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行冠礼时由来宾取字,女子在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此可复见于礼俗“冠礼”) 二.名和字有关联,它们互为表里,所以字又称为“表字”。①名和字有意义上相近\相同的关系:屈原,名平,字原。这是因为《尔雅》说:“广平为原。”②名和字有相反的关系:孔子弟子曾点,名皙。点是小黑色,皙是白色。③名和字共同构成典故性质。如杨过,字改之。《论语》:“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二.如何称呼别人:①古人尊对卑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②称呼别人既称名也称字。《游褒禅山记》中“庐陵萧君圭君玉”,“庐陵”是家乡,“萧君圭”是姓名,“君玉”是字。③称别人的号:陆游的号是放翁,所以别人就称他为“陆放翁”;苏轼的号是东坡,所以别人称呼苏轼就叫“苏东坡”。④称官爵、称地望(出生地或住地):杜甫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别人称他为“杜工部”;李白做过翰林,所以人们称他为“李翰林”。王安石是临川人,所以别人称他为“王临川”。⑤在姓之后加“公”(有时会在“公”之后再加字):如蒋公中正。 三.关于号的知识点:“号”是古人成人后在社会上有一定的成绩或名望时,又另起的一个称号,故又称“别号”。别号一般由自己起,表达自我期待和志趣追求。①有的号与志趣有关: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洁志趣。②有些号与对自己有影响的地方有关:苏轼号东坡;白居易晚年定居洛阳香山,故称为香山居士。③有的号跟人物的信仰有关:唐宋时人们信奉佛教,李白称自己为青莲居士。 (二)关于宗法礼俗知识点的梳理: 一、关于宗法。(1)庙堂:①“太庙”:天子的主庙,如“入于太庙,还矢先王”。②历代帝王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后以“七庙”作为王朝的代称,如“一夫作难而七庙隳”;③在庙堂祭祀时要供奉祭祀品,祭祀品就叫“牺牲”。盛放祭祀品的食器叫“牢”,大的叫太牢。太牢盛放三牲,因此也把宴会或祭祀时并用牛羊猪三牲,叫“太牢”;古代祭祀燕享单用羊猪则称“少牢”,如《伶官传序》中说:“以一少牢告庙”。古人还会建造相关联的设施来祭祀,比如社稷坛。社是祭祀土神,稷是祭祀谷神,历代封建王朝必先立社稷坛墠;灭人之国必变置所亡之国的社稷。因以社稷为国家政权的标志。祭祀发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殷祭,指盛大的祭祀,是每五年举行一次的祖庙大祭和合诸神主的大合祭。祧,是祭祀远祖、始祖的祖庙,成语“不祧之祖”,就是家庙中祖先的神主,辈分远的要依次迁入祧庙合祭,只有创业的始祖或影响较大的祖宗不迁,叫做不祧。因此这个成语便具有了“比喻创立某种事业受到尊崇的人”。“祖”则是祭祀路神,《荆轲刺秦王》:“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后来祭祀路神,往往要喝酒设宴,所以又称为“祖饯、祖筵”。(2)排行:①古代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如孔子字仲尼,别人便叫他“孔老二”。②古代称人会用排行(尤其在诗歌中)相称,如白居易被称为白二十二。(3)伦常:①“亲戚”,古代表示内外亲属。②中国人有所谓的“九族”之称,“九族”一般指以自己为本位,上推至四世高祖,下推至四世玄孙。③古代有为亲人守制之事,《陈情表》说“内无期功强近之亲,外无应门五尺之童”。父母之丧,满一年就叫“小祥”;满二年则称为“大祥”;三年服丧期满则称为“服阙”。④古人称善事父母为孝,友爱兄弟为悌(弟)。《论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申之以孝悌之义”。(4)守孝文化:“孤”指的是“少而无父”,“独”指的是“老而无子”。父母死,称“忧”“遭艰”;父母死,须守孝,称为“丁忧”。父死丁忧,则称丁父忧(丁外艰);母死丁忧,则称丁母忧(丁内艰)。孝子因亲丧悲哀而受损异常,如仅有骨支柱身体,则称为“哀毁”。丁忧则须穿孝服。古代丧礼规定,父母死后,服丧三年,期满除服,称“终制”、“(释)终服”、“服阙”(阙,“终了”的意思)。服孝期间,儿子为官,须得辞官。如果朝廷急需此人,丧服未满,朝廷强令出仕,称为“夺情”。另有一词“起复”:封建时代,官吏有丧,服未满而复起用,谓之“起复”。 二、关于礼俗。(1)冠礼:古代男子二十岁加冠,由父亲在宗庙中主持,由来宾取字。故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弱”指代身体还未长成)“甫冠(“甫”意为“刚刚”)”。(2)笄礼:古代女子已许婚者,十五岁而笄,二十岁而嫁。古代女子一般十五岁许婚,结发上簪。《周礼》有云:“笄冠有成人之礼,婚嫁有成人之事。”(3)婚礼:女子出嫁叫“适”“归”“于归”。(《诗经》:“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出嫁后回家省亲,则称为“归宁”。归有光《项脊轩志》:“吾妻归甯。”结婚在中国有一套严格礼仪,首先是“约为婚姻”;“婚姻”指的是妇之父母和婿之父母。选好结婚的日子,需要男女双方年月日的干支六

文档评论(0)

28375873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