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浦东实验学校---许乃义.ppt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淮安市浦东实验学校 ?许乃义 中考化学“控分题”的命题实践和反思 一 课题的提出 中考化学“纸笔测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化学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成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又是高一级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中考命题要遵循“四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命题时设置“控分题”,是高一级学校特别是部分“热点高中”选拔新生的需要,也是期望对初中化学教学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实践一: 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命题 “定量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初中生习惯用“定性”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而用“定量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们感觉比较陌生,中考化学命题往往就从学生这一思维的盲区来设置“控分题”。 【2014年淮安中考化学第18题,第(4)小题】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2)利用图1所示装置(固定装置略)进行NaOH溶液与CO2气体反应的实验。 图1 实验装置 若A与C连接,将分液漏斗中部分NaOH溶液注入烧瓶中,然后关闭活塞并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已知:Na2CO3+H2O+CO2=2NaHCO3 NaHCO3+NaOH=Na2CO3+H2O。将(2)中实验后烧瓶内的溶液在低温下蒸干得到白色固体X,则X的组成可能有四种情况,分别是:I.NaOH、Na2CO3;II. ▲ ;III. ▲ ;V.NaHCO3 (4)根据以上信息,请设计一种以100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和CO2气体为原料获得Na2CO3溶液的简便方法 ▲ 。 实践二:从“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角度 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属于动手技能 ,对实验操作技能考查主要应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来实现,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地区“中考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仅仅是走过场,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面对上述现状,命题者们总希望能命制出这样的实验题:学生没有做过或者没有认真做实验,就不能顺利解答与这个实验操作技能相关的中考题。 实践二:从“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角度 【2011年淮安中考化学第17题,第(4)小题】小华同学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 (4)在用量简量取水的过程中,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他的操作图2所示,其中规范的是 ▲ (填序号)。 ? ? ? 图2 操作过程 本题结合“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这一学生必做的基础实验命制试题,其中第(4)小题考查了“量筒的使用”这一实验操作技能,学生在平时的练习或测试中,经常遇到“如何正确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这种类型的题目,这道中考题恰恰是抓住了学生这一“思维定势”,所以正确选项为C也是在很多学生的意料之外。 实践三:从“再探究”的角度 随着教材地位与功能的转变,传统“教教材”的观念正在为“用教材教”的观念所取代,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被赋予了“二次开发”教材的权利。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做中学”的探究过程中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现象还时有发生,学生疲于应付老师的“题海战术”。对课本上已有的“活动与探究”进行“再探究”,从“新”的角度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可以将“真学习”和“假学习”的学生区别开来。 实践三:从“再探究”的角度 【2011年淮安中考化学第15题,第(2)小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图3所给仪器和药品(金属片表面已经过打磨),验证 Al、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强弱顺序。 ? ? ? ? 图3 仪器和药品 (2)若他们仅通过改变依次插入这一支试管中三种金属片的顺序,设计了如下六种实验方案(假设每次反应中金属均过量,且反应充分进行): ①A1、Fe、Cu ②Al、Cu、Fe ③Fe、A1、Cu ④Fe、Cu、A1 ⑤Cu、Fe、A1 ⑥Cu、Al、Fe 其中能正确验证出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的实验方案有 ▲ (填序号)。 实践三:从“再探究”的角度 本题结合“验证的金属活动性”命制试题,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cyali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