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综述知识文库:味觉产生和食品味道与分子结构的关系.pdf

现代科技综述知识文库:味觉产生和食品味道与分子结构的关系.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科技综述系列—— 味味觉觉产产生生和和食食品品味味道道 与与分分子子结结构构的的关关系系 科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研究 利用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科技基本概念 “味觉产生 食品味道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味味觉觉产产生生和和食食品品味味道道 与与分分子子结结构构的的关关系系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对食品的色香味提出了愈来愈高 的要求,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研究食品味道与分子 结构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各国对味觉的分类并不一致。 中国人常称五味:酸、甜、苦、辣、咸。 从生理学角度只分为:酸、甜、苦、咸4种基本味。 辣味是刺激口腔粘膜引起的痛觉,涩味是刺激舌粘膜 引起的收敛作用,都不是通过味觉器官感受到的,但 就食品调味来说,辣 涩也应看成两种独立的味。 4种基本味觉产生的过程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为如下。 甜味 糖类是人们应用最早的天然甜味物质。 从化学结构上它属于碳水化合物中的多羟基醛或多羟 基酮及其缩合物。 糖类物质并不都具有甜味,少数单糖如葡萄糖与果 糖, 一些低聚糖如蔗糖 麦芽糖等有甜味,其甜味 强度各不相同。 有些糖的组成 结构都相同,但由于空间构型不同, 就无甜味或有苦味。 例如麦芽糖 纤维二糖,它们都是由两分子葡萄糖通 过1,4 -甙键缩合而成,不同的是麦芽糖的甙键是α 型,纤维二糖是β型。 麦芽糖有甜味,纤维二糖无味。 又如:α-D -甘露糖有甜味,β -D -甘露糖有苦味。 某些多元醇如山梨醇、甘露醇、木糖醇等有甜味。 有些氨基酸如L -丙氨酸、D -色氨酸等都有甜味。 糖精 对乙苯脲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 为什么组成 结构不同的化合物都有甜味呢?1967年沙 伦伯格(Shallenberger)等提出了AH -B生甜团学说。 下面3种甜味物质的组成 结构都不相同。 式中AH为氢供给基,B为氢接受基,X为疏水基。 沙伦伯格认为:上述化合物都具有氢的供给基AH 氢 的接受基B ,二者间的距离约为0 .3n 。 当甜味物质与甜味感受器官接触时,彼此可形成氢 键。 氢键的强度越大,甜味越强。 沙伦伯格理论的提出成功地解释了许多物质具有甜味 的原因。 但该理论无法解释具有相同B -HA结构的糖 D构型 氨基酸,它们的甜度为什么可以相差数千倍。 后来克依尔(Kier)提出了修正。 他指出:如果在甜味剂分子中,距离A0 .35n 距离 B0 .55n 处存在疏水基,可明显地增强甜度,如上面 列举的氨基酸 糖精分子中的疏水基X 。 由于甜味剂中的疏水基可以与味接受膜中相应部位的 疏水基相结合(相似相溶原理),使甜味剂容易被接受膜 所吸附,增强了对味蕾的刺激作用。 事实也证明了这种观点的正确。 如:在具有相同B -HA结构,不同的D -氨基酸中, 在相应部位具有疏水基的缬氨酸、亮氨酸、色氨酸等 都有较强的甜味。 此外分子中存在邻二醇结构的化合物一般都有甜味, 甜味的大小与邻二醇结构中羟基之间形成的分子内氢 键的强弱成反比。 分子内氢键越强,削弱了糖分子与味感觉器官之间的 氢键,使其甜味减弱或不显甜味。 这也是组成 结构相同,而构型不同的糖,甜度不同 的原因。 酸味 酸味是由于舌粘膜上的味蕾受到氢离子的刺激而 引起的。 酸味的强度与酸的种类有关。 试验表明:在相同的H+浓度条件下,不同的酸其酸味 强度不同。 下列酸味物质在相同的H+浓度条件下,酸味由强到弱 的次序为:醋酸>甲酸>草酸>盐酸。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其一是由于舌粘膜能中 H+ , 使酸味感逐渐消失。 醋酸等虽不是强酸,但能随着中 不断地离解出H+ , 使感受到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