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修养教程11幻灯片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有针对性地预防和克服不良情绪和心态 4、健全心理方位机制,采用积极的防卫方式 人们常用的积极心理防卫方法: 升华法 幽默法 补偿法 辩证分析法 克制法 转移法 宣泄法 5、不成熟防卫与中间型防卫 (1)不成熟防卫。(消极防卫) (2 中间型防卫。(介于积极防卫和消极防卫之间) 6、借助外界力量和自我健身运动来调节情绪 (1)环境调节法 (2)请人疏导法 (3)做一些健身活动 第六章 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第一节 创作性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含义及其分类 1.含义:是人脑对客观事务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务共同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2.思维的种类: 按思维的方式划分: (1)直观行动思维 (2)形象思维 (3)逻辑思维 (4)辩证思维 (5)灵感思维 按思维的结果划分: (1)再现性思维 (2)创造性思维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1.求异性 2.独立性 3.超越性 4.流畅性 5.灵活性 6.综合性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及方法 1.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1)准备期 (2)酝踉期 (3)明朗期 (4)验证期 二、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1.发散思维法 2.联想法 3.逆向思维法 4.测向思维法 5.直觉思维法 6.超常思维法 7.主体附加法 8.异类组合法 第三节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创新精神的培养 1.确立敢想敢说敢为的精神状态和人格特 质 2.增强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3.保持好奇心、好胜心和平常心 4.乐于接受新的理念 5.培养珍时如金的习性 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实践能力的含义 实践能力又称动手能力。一般包括驾御知识的能力,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等。 (二)实践能力的培养 1.始终把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 2.注重实训环节的学习锻炼 3.积极参与课外活动 4.拓展视野,扩大锻炼途径 第七章 竞争道德及竞争道德培养 第一节 竞争概述 一.竞争的含义与实质 1.含义: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跟别人争取。 2.实质:竞争具有开发人的本质力量的显 著作用,竞争发展和完善着人的本质力量。 二.竞争的状态与观念 1.竞争状态的类型 客体:自然界的竞争和社会的竞争 性质:竞争主体在根本利益上具有对抗性质的竞争和非对抗性质的竞争 2.竞争状态的形式:分为竞争行为、竞争 观念、竞争规范 三.社会主义竞争与资本主义竞争的区别 1.竞争的目的不同 2.竞争的经济基础和性质不同 3.竞争的手段不同 第二节 社会主义竞争的道德要求及其调节 一、社会主义竞争的道德要求 1.公平竞争的自律意识 2.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 3.乐于超越自我 二.社会主义竞争中的道德调节 1、竞争主体应履行的义务 (1)维护他人的正当权益 (2)坚持发扬扶贫济困的精神 2、竞争主体的良心调节 (1)要自觉地培养职业良心 (2)是坚持以良心来调节自己的竞争行为 三、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竞争 1、竞争中切忌敌视他人 2、学会诚恳的竞争 (1)不要虚伪做作 (2)善意地对待他人事业上的失误和 行为上的过失或过错 (3)要有执着追求的精神 第三节 竞争中的素养培养 一、培养与当代竞争合拍的意识 1.具备功利意识 2.强化冒尖意识 3.确立市场意识 二、培养竞争所要求的健康人格 1.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1)要求竞争主体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 (2)正确对待竞争中出现的差别 (3)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考验】 2.培养开放性人格 (1)行为的公开性和一致性 (2)思路活跃,胸襟宽广 3.培养拓展型人格 (1)富于进去精神 (2)能自主地支配自己的行为 (3)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 三、实践为人民服务必须处理的 若干关系 1、为了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的重要前提就是处 理好以下关系 2、为人民服务与按劳取酬的矛盾 3、为人民服务与贯彻党和国家现行政策的关系 4、为人民服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第三节 人生理想概述 理想的含义及特征 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一种社 会意识。 理想的根本特点: (1)明确的目的性,即人们能以理性的反映形式把握客观事务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 (2)实现可能性,就是人们对未来的构想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或规律,因而是客观的,而不是纯主观的,子虚乌有的臆想。 (3)理想的实践性 (4)理想的时代性 (5)理想的阶级性 (6)理想的超前性 二 理想的构成及关系 1、理想的层次结构 理想,就其实践主体而言,可区分为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就其内容指向看,可以区分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 生活理想: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职业理想:指人们对未来的合乎自己意愿的职业的选

文档评论(0)

youngyu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