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生态绿地系统的调查分析方法1教材课程.ppt

第五章生态绿地系统的调查分析方法1教材课程.ppt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调查分析方法 第一节生态规划的思想方法 一、生态规划的基本思想 绿地系统规划理论思想是经过了“城市公园”运动及“公园体系”、“田园城市”运动、战后的大发展等三个阶段而发展为生态规划的思想。 1984年,MAB提出了“生态城市”的五项基本原则: (1)生态保护战略 (2)生态基础设施 (3)居民生活标准 (3)历史文化保护 (4)自然融合城市 生态城市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1)自然地理层 (2)社会功能层 (3)文化意识层 生态城市衡量指标: (1)生态滞竭系数:测量城市物质、能量流畅程度 (2)生态协调系统:测量城市组织合理程度 (3)生态平衡系数:测量城市生态成熟度。 二、生态规划的基本方法 生态规划方法的实质是从人类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出发,通过对土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等综合分析和评价,确定规划区内的土地对人类活动的适宜性及其可承受能力,并据此合理安排、布局区域内的工业、农业、交通、居住、商业、文化等各项建设活动。 生态规划的过程中,有两个方需要考虑:一是规划区土地的水文、地质、生物、人文等特征所决定的土地对某种用途的固有适宜性;二是规划区土地在不损失或不降低其生态质量的情况下,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的可接受程度,即对人类活动的强度所能承受的极限值。由这两方面内容而发展起来的土地利用适宜度分析和土地承载能力分析,是土地利用生态规划方法的核心。 三、生态规划的基本程序 1、确定规划目标 2、建立区域生态资源的数据清单 3、区域生态适宜度分析 4、土地承载能力分析 5、规划方案的制定与选择 6、规划的执行 7、规划实施的评价与反馈 四、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 生态规划方法能充分体现人为调控生态功能的能动性,具有明确的整体性、协调性、区域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并有明确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目标,因而被公认为是一种现代规划方法。 1、整体性原则 2、循环再生原则 在生物圈里,物质和能量都处在不断循环的运动形式之中。生态规划要求将自然界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富集、转化、分解、与再生的过程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中,使各种资源达到最佳利用,保护人类健康和居住环境,并把人类活动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3、区域分异原则 第三节绿地系统生态利用潜力分析 绿地的生态利用潜力主要指绿地在未来指定时期对人类生存所能提供的生物量产出能力,尤其是粮食和副食品生产的最大能力。 第四节绿地系统生态干扰因子分析 生态干扰因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自然力的突变过程,如洪水、飓风、海啸、地震、太阳黑子活动异常、干旱气候等 二是人工行为的污染和侵占,包括各种形式的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与建设占地。

文档评论(0)

youngyu03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