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方案指导原则.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疗机构设置计划指导标准(20XX-2020年) 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办公厅《相关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计划纲要(20XX-2020年)通知》(国办发〔20XX〕14号,以下简称《计划纲要》)等要求,制订《医疗机构设置计划指导标准(20XX-2020年)》(以下简称《指导标准》)。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根据《指导标准》制订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医疗机构设置要充足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深入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城镇医疗服务体系协调发展,医疗服务能力全方面增强,医疗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有效提升。 一、医疗机构设置计划含义 《计划》是以区域内居民实际医疗服务需求为依据,以合理配置、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公平、可及地向全体居民提供安全、有效基础医疗服务为目标,将各级各类、不一样隶属关系、不一样全部制形式医疗机构统一计划、设置和布局。有利于引导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充足发挥有限资源最大效率和效益,建立结构合理、覆盖城镇,适应中国国情、人口政策和含有中国特色医疗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基础医疗卫生服务。 二、医疗机构设置基础标准 (一)公平可及标准。医疗机构服务半径适宜,交通便利,形成全覆盖医疗服务网络,布局合理。从实际医疗服务需求出发,面向城镇居民,重视科学性和协调性、公平和效率统一,保障全体居民公平、可及地享受基础医疗卫生服务。 (二)统筹计划标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需符合属地医疗机构设置计划和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局部服从全局,提升医疗卫生资源整体效益。 (三)科学布局标准。明确和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效和任务,实施“中心控制、周围发展”,即严格控制医疗资源丰富中心城区公立医院数量,新增医疗机构激励在中心城区周围居民集中居住区,和交通不便利、诊疗需求比较突出地域设置。 (四)协调发展标准。依据医疗服务需求,坚持公立医院为主体,明确政府办医范围和数量,合理控制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公立医院实施“综合控制、专科发展”,控制公立综合医院不合理增加,激励新增公立医院以儿童、妇产、肿瘤、精神、传染、口腔等专科医院为主。促进康复、护理等服务业快速增加。 (五)中西医并重标准。遵照卫生计生工作基础方针,中西医并重,保障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疗机构合理布局和资源配置,充足发挥中医在慢性病诊疗和康复领域作用。 三、医疗机构设置关键指标和总体要求 (一)关键指标。医疗机构设置以医疗服务需求、医疗服务能力、千人口床位数(千人口中医床位数)、千人口医师数(千人口中医师数)和千人口护士数等关键指标进行宏观调控,具体指标值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依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得超出《计划纲要》控制指标。 2020年全国医疗机构设置计划关键指标 主 要 指 标 2020年目标 指标性质 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 6 指导性   医院 4.8 指导性      公立医院 3.3 指导性      社会办医院 1.5 指导性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1.2 指导性 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5 指导性 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人) 3.14 指导性 医护比 1∶1.25 指导性 市办及以上医院床护比 1∶0.6 指导性 县办综合性医院适宜床位规模(张) 500 指导性 市办综合性医院适宜床位规模(张) 800 指导性 省办及以上综合性医院适宜床位规模(张) 1000 指导性 (二)总体要求。依据《计划》设置医疗机构,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严格调控公立医院总体规模和单体规模,规范引导社会力量举行医疗机构,加强信息化建设,逐步构建以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为引领,以省级医疗中心为支撑,市、县级医院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公立医院为主体、社会办医为补充, 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和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效互补、亲密协作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 1.完善城镇医疗服务体系。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功效定位。完善以小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城市医院和小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深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农村医疗服务网络;促进城市各级各类医院、小区卫生服务机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功效到位,利于发挥整体效能,构建有序分级诊疗模式。 2.发展慢性病医疗机构。主动支持康复医院、护理院(以下统称慢性病医疗机构)发展,激励医疗资源丰富地域部分二级医院转型为慢性病医疗机构。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急慢病诊疗服务功效,在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慢性病医疗机构之间建立起科学合理分工协作机制,完善诊疗-康复-长久护理服务链,为患者提供连续性诊疗服务。 3.建

文档评论(0)

181****85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