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社会实践之――春节民风民俗调查(正文).docx

寒假社会实践之――春节民风民俗调查(正文).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7 历史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春节民风民俗调查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 “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 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 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 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 1月 1日称为元旦,把 农历的 1 月1 日叫春节。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 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 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 舞地迎接这个节日。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这也 成为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 一、调查内容: 春节活动以及节前节后的其它节日、活动 二、调查时间: 2012年1月 13日—2月10日 三、调查方式: 先通过网络或老年人之口对春节习俗做一统计,然后根据各地的不同,留 意当地的这些春节习俗、活动,对这些活动亲身体验,在活动中和老年人交 流,了解这些活动,并在活动中注意观察,了解这些活动在当今时代的特色以 及和过去的不同,然后写出小区域春节习俗调查报告,最后汇总。 四、调查结果: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对河南部分地区的春节习俗、特色活动进行了亲身 体验,并在活动中对传统的春节文化得到了深刻的体会,并以一个炎黄子孙而 自豪、骄傲。 ( 1)节前节后的其它节日、活动: :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 “祭灶- 1 - 节”,人们为了让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说好话,家家都要摆上灶王爷的牌 位,有的在牌位两边对子上写着 “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 ”。 意为灶王爷饯行。。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 停下手中各种活计,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每到腊月二十三这 天,中原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 烧等祭灶食品。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 聋的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 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 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 “红马 ”,白公鸡,俗称 “马”。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 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 “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 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 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在 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祭 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 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在它 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 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 嘴。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 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人们挤拥不动,争买祭灶火烧。 农村大多是自己动手,发面、炕制,一家人热热闹闹,很有过小年的味道因此 部分地区又称过小年。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 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 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 腊月二十四(部分地区在腊月二十五)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 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 因“尘”与“陈”谐音, - 2 - 新春扫尘有 “除陈布新 ”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 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 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 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 乐气氛。 : 腊月二十五 —腊月二十九置办年货 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 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对联年画等,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 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 正月初一近邻等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 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 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 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 “团拜”。由

文档评论(0)

wq19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