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摩人物的心理 课件(20PPT).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揣摩人物心理 ——把握人物形象 1.了解几种心理描写方法:内心独白、梦境描写、幻觉描写。 2.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通常来说,西方的小说更习惯于从人物心理出发,以描绘人物的心灵世界来描写人物。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意识分为显意识和潜意识。显意识是人们自觉认识到并有一定目的控制的意识。潜意识又叫无意识,它是潜藏着的、未被唤起或不自觉的意识,是一种没有意识到的意识。 一般状态下,人的潜意识是被压抑的。尽管潜意识常常不为人们所察觉,却更真实地反映人的心理。当我们在做梦或者精神虚弱时,意识的控制减弱,潜意识开始抬头,往往会暴露出心底更真实的欲望。 题干示例 (2016·高考全国卷乙)“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2015·高考安徽卷)请依据画线①处的文字,简要分析小格的心理活动。 (2014·高考浙江卷)赵老板在鉴定钧瓷时,小说先用“淡淡”,后用“朗声”来描写他的神态,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其他设问方式:(1)×××语句,可以看出人物怎样的心态?(2)小说人物×××的行为折射出人物怎样的心理?请结合文本分析。 明辨题型 (1)题干中有具体指定的语句或语段;(2)题干中有“心态”“心理”“性格”等字样。 链接高考: 作业答案: 15. ①勾起老王的幻想,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②与现实中老王无妻无女形成对比,增添梦境的悲凉氛围; ③激发读者思考梦境的丰富意蕴。 16. ①通过描写老王的幻觉,表达了老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天伦之乐的追求,揭示小说的主旨; ②与上文写老王的梦境相呼应,使小说的结构完整; ③老王的美好向往与所处境遇的悲惨形成强烈反差,增强小说的悲剧色彩。 其实,心理描写就是将人物内心的喜、怒、哀、惧、秘密和矛盾,生动具体地呈现给读者。 其方法大体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直接描写,它包括:内心独白、梦境、幻觉描写等; 另一类是间接描写,它可借助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环境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心理。 2.父亲走远了,在晶莹的泪光中我又看见了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马褂的背影。《背影》 3.天啊,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去溜冰…心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最后一课》 一、心理独白 1.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把我网住,使我不能动弹,不能挣扎。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失望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考场) 梦境往往是现实无法达到的渴望的折射和反映。 《万卡》中,万卡给爷爷写完了信—— 他抱着美好的希望定下心来,过了一个钟头,就睡熟了……在梦中他看见一个炉灶。祖父坐在炉台上,耷拉着一双光脚,给厨娘们念信……泥鳅在炉灶旁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 从这个梦里可以看出,万卡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万卡的梦正是他心中最大的愿望所在。他希望那封信发出后,爷爷真的能如愿来接他,而这梦境越是美好,现实就越是显得残酷。 二、梦境描写 此外,有人统计过,单是《红楼梦》一书,就写了32个大大小小的梦。 古今中外著名的诗人、作家都喜欢在作品中描写梦境、幻觉。如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是写梦中情的杰作之一。诗人已68岁了,深夜卧听风雨之声,恍惚觉得在沙场上浴血拼杀。此梦真实地反映了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幻觉描写 幻觉描写: 幻觉能折射出人物的心愿或思想感情。人在特定的状态下,耳边或眼前会出现虚幻的画面或声音,而这些往往是自己最想或最怕听到和看到的,如将这些内容详细准确地描绘出来,就是当时人物内心的最好写照。 如: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藤野先生》 《卖火柴的小女孩》 小姑娘看见那么多美味和亲爱的奶奶依次出现,她最后在满足里离开世界。充分地表现了可怜的孩子内心对生活那微不足道却无法实现的一点点要求破灭的悲怆! 利用梦境、幻觉具体展现人物心理活动.能增添抒情和浪漫色彩,梦中或喜或悲、或笑或泣,往往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感情的曲折反映,可以表达人们各种真实的情感。缥缈神奇,似有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