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当前环保督察法律存在的不足与完善范文.docxVIP

2021当前环保督察法律存在的不足与完善范文.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当前环保督察法律存在的不足与完善范文   结?论   环保督察制度是加快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党政同责核心责任的重要制度安排。环保督察以责任政府理论和权力制约监督理论为理论基础,涉及到环境法、行政法以及法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我国目前的环保督察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在督察依据、监督主体以及督察问责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既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完善环保督察的相关法律规范,也要在制度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法律规范。本文以分析环保督察制度存在的问题为基础,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应对策略。具体而言,可从完善环保督察制度相关的法律规范、健全环保督察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机制、完善责任追究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   在环保督察制度的法律依据方面,法律依据不健全,内涵不明确是主要问题。我国目前的环保督察制度的主要依据是政策性规范,其中最主要最直接的依据是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在2019年6月发布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其性质属于党政联合规范性法律文件。另外,该文件的各项规定较为抽象,大多仅对环保督察相关行为进行原则性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应当通过环保督察制度法治化的方式予以完善。环保督察制度法治化,具体到立法层面就是要完善环保督察制度的法律依据,可从党内法规和国家法两方面进行,同时做好两者之间的衔接。具体而言,笔者认为首先应当提高环保督察机构的法律地位,可以参照美国与俄罗斯的做法,设立专门的环保督察机构,提高督察主体的地位。   其次,环保督察作为一项监督党委、政府以及企业履行环境职责的制度,监督主体应当包括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以及外部的公众监督。现行的环保督察制度,其督察主体为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属于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关于公众监督的规定,仅有几条原则性的规定。笔者认为,应当将环保督察的监督主体予以适当扩大,除了前述的行政机关及其派出机构作为督察主体进行督察外,还可对公众监督与公众参与环保督察进行完善。第一,应当逐步健全环保督察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机制,扩大环保督察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事项范围。我国目前的环保督察信息公开还不充分,信息公开不及时。完善环保督察信息公开制度,是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的基础与前提,从督察主体到监督主体的转变也有利于提升督察水平与效率。第二,完善环境听证制度与环境行政奖励制度。尽管我国目前的听证制度存在代表遴选机制不科学、听证会信息不对称以及程序约束力不强等问题,但作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方式之一,听证制度无疑大大拓宽了公众参与的渠道。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可参照适用《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暂行办法》中规定的听证程序以及听证范围等,必要时可进行细微调整。第一轮环保督察开展的几年间,就受理公众举报案件13多万件,其中直接推动解决公众身边的环境问题8万多件,群众举报是督察工作重要的信息来源。通过环境行政奖励机制对公众举报案件进行适当激励与奖励,可以提升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关于环境行政奖励,我国的《中华环境奖奖励办法》(2006年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正)、《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正)等环境资源法律均有相关规定。笔者认为,可通过申请、受理、审查、评定、公示以及授奖等程序进行环保督察奖励。   环保督察问责是环保督察制度中的关键环节,我国目前的环保督察制度的法律法规在问责程序上缺乏详细和可操作的程序规定。基本上仅仅是对问责主体、问责方式以及问责原则进行了总括性的规定,问责事由不明确、问责流程缺失、问责救济程序缺乏、问责结果公开度不高等问题十分突出。在环境污染突发性和破坏性较强的现实背景下,环保督察模式摆脱了原有的行政链条过长的弊端,能更直接更高效地履行环境监督职责。要克服现有的督察问责中的问责,可从完善督察问责程序以及健全督察问责救济程序两方面进行。我国目前的环保督察制度着重于强调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忽略了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会大大减损行政问责的效果。另外,要实现环保问责对象的清晰化,还必须科学界定党委和政府之间的责任分配。完善督察问责程序,除了要明确督察问责对象外,还要扩大督察问责的主体范围。督察问责分为对权力的监督和责任追究两部分内容。鉴于我国目前的环保督察制度中问责主体过于限缩的问题较为突出,笔者认为应当扩大督察问责的主体范围,将公众也纳入到监督范围中,督察问责中关于责任追究的内容则由行政机关以及司法机关等承担。

文档评论(0)

185****37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