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同担任”:精神股份制打造的“金字招牌”.docxVIP

“公同担任”:精神股份制打造的“金字招牌”.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同担任”:精神股份制打造的“金字招牌” 关 键 词 “公同担任” 精神股份制 《新青年》杂志 作 者 张宝明,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开封 *****) 1915年9月,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上海。辗转迂回,通过亚东图书馆的总经理汪孟邹介绍,他认识了群益书社的老板陈子沛、陈子寿兄弟,由此创办《新青年》杂志,以主撰身份撑起一把伞,赢得了一片独立的天空,开启了20世纪启蒙思想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时值1936年,亚东图书馆和求益书社联袂重印《新青年》,在一则“通启”中这样广而告之:“我国近四十年来有两大运动,其影响遍及全国,关系国运:一为戊戌政变,一为五四运动。此两大运动之由来,因其先有两种有力杂志倡导之,前者为《新民丛报》,后者则为《新青年》杂志。”与此同时,商家也不忘火借风威的营销模式,胡适的现身说法无疑起到了活体广告作用:“《新青年》是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划分一个时代的刊物。最近二十年中的文学运动和思想改革,差不多都是从这个刊物出发的。”其实这也不是胡适为推销事功而夸大其词。早在1923年10月,胡适《给〈努力周刊〉编辑部的信》中就有其一以贯之的“成见”:“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民报》与《甲寅》还算不上。”的确,无论是褒是贬的何种党派、无论是持何种观点的学者,无论是思想史家还是出版史家,都不能不为《新青年》这样平台创制了社会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奇迹拍手叫好。 就是在今天,学界同仁每每提及《新青年》,还是都掩饰不住发自内心的一种由衷敬意:一是思想史上那些闪亮登场的字眼排列组合成了一轮最为壮丽的精神日出,撩动并加速我们的心跳,二是出版史上发生的当红奇迹无法阻止我们的好奇心。遥想“新青年派”知识群体搭建的历史世界,故事林林总总,撇开其逶迤曲折,我们摭拾其最为鼎盛的“同仁”时期作为我们触摸的对象:在“公同担任”的编辑部里,“精神股份制”下的启蒙运作规则演绎出了一幕思想史上金戈铁马、鼓角争鸣的故事。一个世纪之后,仍是人文知识分子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 一 1915年9月,《新青年》杂志创刊,其初创名为《青年杂志》,后因触及同名刊物的版权才改为后来广为人知的名字。出道前后的“她”也曾有过鲜为人知的不受待见的遭遇,而以“主撰”定位的陈独秀一文不名,二次革命后的他为生计四处奔波。尽管在亚东图书馆老板面前信誓旦旦地宣称“让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都改观”,但汪氏家族企业还是转嫁给了群益书社的陈氏家族。虽说不是嫁祸于人,但总有穷困潦倒、走投无路之嫌。要知道,当年出版商的压力丝毫不亚于今天互联网时代的出版社。在商家那里,“硬通货”才是硬道理。要把启蒙的生意做大需要多重元素的协力,其中有几个基本要素迫在眉睫:一是基本的运转经费,二是优质稿源,三是编辑队伍,四是发行人手。其中最为关键的尤以前两者紧要。 陈独秀一人担当时期时刻不忘两个发展主题:一是资本,二是人才。首先是北上集资,为杂志的运转奔波。汪原放这样回忆:“1915、1916年间,酝酿过一个‘大书店’计划。起初曾有群益书社、亚东图书馆、通俗图书局三家合办之议,未果。后又打算群益、亚东合并改公司,并由此而有仲甫、孟邹北上之行。”对此,我们从陈独秀致友人胡适的约稿信中可以得到佐证:“弟与孟邹兄为书局招股事,于去年十一月底来北京勾留月余,约可得十余万元,南方约可得数万元,有现金二十万元,合之亚东、群益旧有财产约三十余万元,亦可暂时勉强成立,大扩充尚须忍待二三年也。书局成立后,编译之事尚待足下为柱石,月费至少可有百元。……《青年》、《甲寅》均求足下为文。”陈独秀从一开始酝酿《新青年》就已经就把自己摆进去,成为捆绑式的“股东”了。如同我们看到的那样,主撰“招财”与“招才”互为表里、双管齐下。 如上所述,“招股”是为了延揽“柱石”,而“柱石”又可以为市场化的运作提供卖点的品牌支撑。汪孟邹给胡适的另一封信足见主撰“招股”与“招才”并行不悖的急切心理:“陈君盼吾兄文字有如大旱之望云霓,来函云新年中当有见赐,何以至今仍然寂寂,务请吾兄陆续撰寄。”即使转达,求贤若渴的焦急心情仍跃然其上。主撰在2卷1号的扉页上以两则《通告》更是将人与事的“互为表里”逻辑构成暴露无遗。《通告(一)》云:“得当代名流之助,如温宗尧、吴敬恒、张继、马君武、胡适、苏曼殊,诸君允许关于青年文字皆由本志发表。嗣后内容,当较前尤有精彩。此不独本志之私幸,亦读者诸君文字之缘也。”这个“广告之后更精彩”的自我标榜看似简单,其实它是将“一时名彦”作为卖点捆绑推销。尽管这些作者不可能签订买断的协议,但“文字皆由本志发表”的“通告”却给人以尽收网底之感。这种以名家托举品牌的战略眼光,也不难从其与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