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中医防治指南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肾病中医防治指南解读;2007年《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 2009年《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解读》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内容 1 概述 2 病因病机 3 诊断 4 治疗 ;1.概述;定义: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患病率为20%~40% “糖尿病肾病” ——被DKD所替代。 2007年2月美国国立肾脏病基金会发表: 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实践指南和临床实践专家建议 ( “指南”) DKD是指临床上考虑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如果肾脏穿刺病理检查证实则 称为糖尿病肾小球病变 ; ;2. 病因病机 (1)病因 内因:素体肾虚 (禀赋有亏,或后天劳倦过度伤肾)、 (15年不病) 外因:糖尿病迁延日久(饮食、情志、失治误治),耗气伤阴,五脏受损,兼夹痰、热、郁、瘀等。 ;(2)病机;病机特点 1.多夹瘀血 原因:高糖利尿,血浓 糖毒耗气,气虚血瘀 脾虚湿热内蕴,阻络伤阴 临床表现;2、多湿浊 起因饮食、脾胃受伤衍生 临床:体胖、身重、困倦 3 晚期多浊毒 湿、热、瘀交结 临床: 上凌心肺:喘、悸 中乱脾胃:恶心、呕吐 下塞肾关:尿少尿闭 ;3. 诊断;DND白蛋白尿检测标准;Mogensen分期;Mogensen分期;Mogensen分期;Mogensen分期;;分期注意;诊断注意;3、确诊DN之前应除外其他肾脏疾病,以下活检鉴别: 1) 在早期(6年以内)出现蛋白尿; 2) 持续蛋白尿但无视网膜病变; 3 )肾功能急剧恶化; 4 )镜下血尿伴红细胞管型。;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鉴别诊断:糖尿病合并原发性肾小球疾病;DM或DN合并非DM性肾损害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治疗;DN治疗现状;治疗措施;心理教育;运动; 急性发展为4期及以后期的病人,应卧床休息。 慢性进展的病人,只能进行轻体力活动,量力而行,不能勉强行事。生活中躺、坐、站、走,以躺???优,躺着易于气力放松,利于肾血流改善。 气功、内养功等静功法——以平衡人体阴 阳,调和气血,通畅经络为目的。;饮食治疗;中医食疗 ;药物; 2 严格控制血压: 首选ACEI或ARB 可控制血压,减轻蛋白尿和延缓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对无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此类制剂也会减缓肾小球损伤的进展,并可减少蛋白尿。 可酌情增加钙抗桔剂等降压药物。 ?标准: 24h尿蛋白≤1g时,血压需控制在130/85mmHg以下24h尿蛋白1g时,血压应需控制在125/75mmHg以下, ;3 降脂治疗:血脂高——可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值。饮食+药物 4 抗凝药物治疗 抑制血小板制剂:潘生丁、抵克力得,改善糖尿病的高凝状态、肾小球内循环。 5 透析和肾移植治疗:糖尿病患者一旦进入终末期肾衰,就应进行透析或肾移植治疗。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常以血肌酐442~530.4μmol/L(5~6mg/dl)作为透析和肾移植的指征。 6 中医中药;1、气阴两虚证 症状:尿浊,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头晕多梦,或尿频尿多,手足心热 心悸不宁,舌体瘦薄,质红或淡红,苔少而干,,脉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参芪地黄汤(《沈氏尊生书》)加减。 党参、黄芪、茯苓、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2、肝肾阴虚证 症状:尿浊,眩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痛,两目干涩,小便短小,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 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 泻、牡丹皮。;3、气血两虚证 症状:尿浊,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唇甲色淡,心悸失眠,腰膝酸痛,舌淡脉弱。 治法:补气养血 方药:当归补血汤合济生肾气丸 黄芪、当归、炮附片、肉桂、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 ;4、脾肾阳虚证 症状:尿浊,神疲畏寒,腰膝酸冷,肢体浮肿,下肢尤甚,面色白光白,小便清长或短少,夜尿增多,或五更泄泻,舌淡体胖有齿痕,脉沉迟无力。 治法:温肾健脾 方药:附子理中丸合真武汤 加减: 阳事不举加巴戟天、淫羊藿: 大便干结加火麻仁、肉苁蓉; 五更泻加肉豆蔻、补骨脂。 ; 兼证 1、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证 症状:兼见头晕头痛,口苦目眩,脉弦有力。 治法:镇肝熄风。 方药: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2、血瘀证 症状:舌色暗,舌下静脉迂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