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收入差距扩大应对策略研究论文.docx

我国收入差距扩大应对策略研究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GE \* MERGEFORMT PGE \* MERGEFORMT 1 我国收入差距扩大应对策略研究论文 提要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近年来呈现扩大趋势,反映在基尼系数、城乡、地区、行业、阶层等方面,这主要是由市场自发倾向、GJ政策效应、分配原则改革、竞争起点不公平和社会保障面狭窄所致。当前应取消“城乡壁垒”政策,运用税收手段、财政手段、法律手段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来调节高收入,规范分配行为,以缓解和缩小收入差距。 一、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表现 1、从基尼系数看。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l间,其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状态越趋于平均。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明收入分配处于高度平均状态;基尼系数在0.2-0.3时,为相比平均;基尼系数在0.3-0.4时,为比较合理;基尼系数超过0.4时,收入差距偏大;基尼系数超过0.5时,表明收分配出现两极分化。根据世界银行测算,1978年我国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3,20XX年上升到0.47。 2、从城乡收入看。根据GJ统计局的数字,20XX年我国农民的纯收入是2366元,城市居民收入中可支配的货币收入为6860元,差距为1:3。按照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世界上多数GJ的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1.5:1,超过2:1的情况比较少见。 3、从地区收入看。GJ统计局调查,以职工平均工资收入近似地反映收入分配的地区差距。1985年收入最高的五个省市区是西藏、青海、甘肃、和,职工平均工资依次为1967元、1644元、1345元、1344元和1343元。收入最低的五个省市区是四川、湖北、河南、江西和安徽,职工平均工资依次为1035元、1027元、997元、966元和950元。 20XX年收入最高的五个省市区是、、西藏、浙江和广东,职工平均工资依次为21781元、19155元、19144元、16385元和15682元,收入最低的五个省市区是内蒙古、山西、江西、河南和安徽,职工平均工资依次为8250元、8122元、8026元、7916元和7908元。 4、从行业收入看。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各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所呈的扩大趋势。从相对数来看,1980年最高收入行业的平均工资是最低收入行业的1.68倍,到20XX年则扩大到2.84倍;而从绝对数来看,1980年最低收入行业平均工资与最高收入行业相差419元,1990年相差1115元,到20XX年则相差10536元,20多年间绝对差额扩大了25倍多,变化的趋势十分明显。 5、从阶层收入看。 20XX年城镇10%最高收入户与10%的困难户人均年收入之比为5.63:1.00。 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定性分析 1、市场经济自然进展的结果。市场经济本身有一种难以抑制的自发倾向,即自发地使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收入趋于分化。也就是说,市场经济本身不但不能消除贫富悬殊,相反有可能扩大这种差距。我国要建立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自发倾向必定显现。 2、GJ政策造成的差距。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是在政府政策的导向下产生并拉大的。从改革之初到90年代末,我国政府所实行的是“同意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后来,又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收入分配的差距来换取较快的经济增长,从造成收入分配的差距扩大。另外,二元化结构是我国经济的显著特点,而户籍治理制度限制农民向城镇流动更“固化”了我国的二元化结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因此,“城乡壁垒”政策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再有,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发区等东部地带实行了优惠政策,加之该地区的经济和地理优势,使这一地区迅速进展起来,东部地区的人均收入也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3、再分配手段不完善造成的差距。目前的再分配,无论是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还是对低收入者的保护都还不完善,致使初次分配中形成的较大差距缓解比较慢。我国的分配方式先后经历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同时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过程,虽然调动了不同阶层经营的积极性,但这种改革也使得非劳动收入在居民个人收入中的比重迅速膨胀,而非劳动收入的猎取是有条件的,诸如居民选择职业的自由度、经营能力的大小、占有资产的多少、文化程度的高低等,由于拥有猎取非劳动收入条件的差异性,每位居民得到的非劳动收入的多少也不均衡,这拉大了居民间收入差距。 4、竞争起点不公平造成的差距。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由于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各经济单位对公有资源的不同垄断程度和各经济主体对GJ投资的不同受惠程度等原因的影响,

文档评论(0)

151****66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