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课件(优质课一等奖获奖).pptx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赤壁赋 第一页,共41页。第二页,共41页。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cí rén)代表。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第三页,共41页。三苏苏洵?苏辙(sū zhé)韩愈 柳宗元欧阳修 苏洵苏辙(sū zhé) 王安石 曾巩唐宋八大家(dàjiā)(文)苏轼苏辛(词)辛弃疾黄庭坚 米芾蔡襄苏黄米蔡(书法)第四页,共41页。苏轼书法(shūfǎ)第五页,共41页。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píngshēng)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第六页,共41页。乌台诗案 苏轼因为反对新法(xīn fǎ),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遭到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弹劾,被扣以莫须有的罪名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在当时苏轼已是认定自己必死无疑。 因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以及众人的营救,使得苏轼免于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注: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第七页,共41页。写作背景:???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juān kè)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第八页,共41页。朗读课文第九页,共41页。一?给下列(xiàliè)画线的字词注音rénxūshī1?壬戌( ) 10?酾酒( )2?桂棹( ) 11?横槊( )3?余音袅袅( ) 12?渔樵( )4?幽壑( ) 13?扁舟( ) 5?嫠妇( ) 14?匏尊( ) 6?愀然( ) 15?蜉蝣( )7?山川相缪( ) 16?无尽藏( )8?舳舻千里( ) 17?狼籍(lánɡ jí)( )9?旌旗( ) 18?枕藉( )zhàoshuòniǎoqiáohèpiānlípáoqiǎofúyóuliáozàngzhúlújíjīngjiè第十页,共41页。 三?文本研习(一)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苏轼与客游赤壁时心情(xīnqíng)是如何变化的?试从文中找出关键词。乐甚——愀然——喜而笑第十一页,共41页。白露(báilù)横江 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mángrán)第十二页,共41页。1?第一节描绘了怎样的景?此时(cǐ shí)作者心情如何? 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象(jǐngxiàng)澄沏,如梦境一般。情:“乐”。舒畅飘逸,飘飘欲仙(piāo piāo yù xiān),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第十三页,共41页。一?良辰(liánɡ chén):七月既望二?美景: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dòu niú)之间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乐在何处(hé chǔ) 三?豪情: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第十四页,共41页。 本段展示了一个(yī ɡè)怎样的境界?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 本段展示了一个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在黄州苏轼过的实际上是一种囚犯生活,处境相当困难。居然有如此雅兴,夜游赤壁。表现了他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反映(fǎnyìn

文档评论(0)

dongl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