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道法《在社会中成长 》同步练习附答案.docVIP

2022年部编版道法《在社会中成长 》同步练习附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单项选择题 不符合“亲社会〞要求的有 〔 〕 ①说话做事随大流 ②生活消费看大家 ③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 ④与社会上的三教九流广交朋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公益的表现有 〔 〕 3.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我们要主动去发现、感受生活的美好,热爱社会,亲近社会。下面反映社会生活美好的情景是 〔 〕 ①去遥远地区支教 ②公交车上主动让座 ③随手乱扔垃圾 ④搀扶盲人过马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汶川大地震中,不同的志愿者参与到抗震救灾中来,有环保志愿者、心理抚慰志愿者、医疗志愿者等等,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志愿者的意义。参与志愿者活动 〔 〕 A.是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根本要求 B.是自觉承当社会责任的表现 C.有助于营造“人人为我〞的社会气氛 D.有利于保护个人利益 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说明 〔 〕 B.我们要关心社会开展,关注国家大事 C.我们要效劳社会,奉献社会 D.我们要掌握天气变化,做好应对准备 6.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 〕 7.19世纪,健康可爱的也登大公国的豪瑟王子不到三岁被篡夺王位的宫廷阴谋家绑架,并交给一个性格忧郁的女人抚养,一年后,他又被单独关入地牢,他17岁被解救出来时像白痴一样,表情简单如幼儿。这告诉我们 〔 〕 ①人生离不开交往 ②离开交往危害人的健康开展 ③被关入地牢的人都是白痴 ④剥夺一个人与他人交往的时机非常残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过:“你假设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这句话告诉我们 〔 〕 ①我们无法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②只有通过社会化,才会真正实现我们人生的价值 ③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和开展都离不开社会 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我们能为他人、为社会作出奉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对于中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观点。你认为以下观点正确的有 〔 〕 ①同学甲:“我们现在的学习任务非常紧,参加社会实践会影响学习。〞 ②同学乙:“中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缺乏,参加社会实践会让我们吃亏的。〞 ③同学丙:“中学生年龄小,参加社会实践会让我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培养能力。〞 ④同学丁:“社会实践活动应该因材施教,开展一些对中学生有益的、适合的活动。〞 A. 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二、非选择题 “义工〞很痴情。该市成立慈善义工总队后,她是第一个参加该队的人。3年来,在养老院、聋哑学校等各种义工队伍活动的场所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说,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快乐,也收获了幸福,我愿把爱心传递到整个社会,让社会成为爱的海洋。 〔1〕她的事迹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2〕中学生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11. “六尺巷〞的传说---清朝康熙年间有位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回信,并附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让出了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形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美谈。 〔1〕“六尺巷〞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在社会生活中,这个重要的道理有什么现

文档评论(0)

138****60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