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女眼中的张元济.docx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女眼中的张元济 Y ?:??ifi ? 《水流云在》书影 资料图片 张元济(1867—1959) 资料图片 张元济先生(1867—1959), 一生历经了两个世纪的风雨, 走过了 92载漫漫长路。 在常人眼里,他是我国近现代出版事业的先驱。他主持商务 印书馆近60年之久,把这个最初的印书小作坊,发展成为中国 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出版企业。 他是1898年戊戌变法的参与者,受到光绪皇帝召见,并奏 请实行新政,呈上“痛除本病统筹全局以救危亡折”等为变法建 言。变法失败后,张元济被清廷“革职永不叙用”,遂携家眷由 北京南下至上海,投身教育文化事业。此后,为近代中国的社会 转型作出了杰出贡献。 在家人眼里,张元济是怎样的人?他的日常作息和生活情态 是怎样的?他的喜怒哀乐又是什么?张珑,张元济的嫡孙女。在 其近期出版的自述《水流云在》中,讲述了自己从小在张元济身 边生活20余年的往事。 一个温暖冬日的下午,我们来到张珑位于北京的住所,听她 述说那些记忆深处关于祖父的故事。 望之俨然的祖父 “只要看见他,永远在那里忙碌,不是工作,就是出去办事, 是一个一天到晚忙得不得了的人。”这是张珑对祖父张元济最深 的印象。 她说:“祖父不仅工作很忙,还是一个急脾气的人。他做事 情从不拖沓,今日事就今日做,不拖拉,不懒散。就这样,我们 家人也都养成这种习惯,没有人懒懒散散的,读书的读书,干活 的干活,都是抓紧时间在做事情。” “祖父在家都是很严肃的,但是他很慈爱。虽然,他的事业 做得很大,外头认识人也很多,但是他是一个非常谦和的人,从 来没有见过他盛气凌人、自以为是的样子。这对我们在为人处世 方面,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张珑说。 1929—1935年,正值社会动荡战火纷飞的年代,张元济曾 七上庐山避暑。 根据张元济之子张树年先生回忆,虽说张元济是去度假的, 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在小书房里伏案工作,埋头编校《百衲本二十 四史》。张元济还常常邀请一些朋友上庐山,参与讨论校勘《百 衲本二十四史》。 在《百衲本二十四史》问世之前,《武英殿本二十四史》是 清、民两代研究中国历史最为流行的版本。但《武英殿本二十四 史》在史实、校勘和校刻等方面错讹甚多,三百年来使得史学研 究出现了许多混乱。 对此,张元济怀着“续古代文化之命,续民族文化之命”的 强烈使命感,以不惜一切代价拯救优秀文化古籍的远见和气魄, 萌生重校正史之愿。 他耗费巨资广搜各史的宋元善本,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摄影制 版技术,历经十八载寒暑,方大功告成。《百衲本二十四史》, 三千卷字字心血,几乎耗尽了他的全部心血。 嗜书如命的文人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张元济生 前非常喜欢这副对联,朴素简单,却是至理名言。 在张元济家里,书无所不在。 张珑自幼得以沐浴在书香世家之中,她说:“在大客厅、小 客厅、小书房、楼梯厅、楼上祖父的工作室、卧室里,无处不是 书,似乎无书就不成其为家了。” “明朝洪武年间,张氏有一支开始定居在浙江海盐,那就是 海盐张氏的始迁祖张留生。从始迁祖开始,到了我这一辈是第 23代。”张珑说:“张氏家族藏书的鼎盛时期,是在晚明到清 代乾隆、嘉庆时期,先辈中虽然有几位入朝为官,但基本上都是 读书、教书、藏书、刻书和著书立说的饱学之士。” 张珑介绍,位于上海极司非而路的张家老宅,是一栋很大的 宅院,与大客厅隔着一道拉门的是一间朝南的小客厅,拉开门可 以相通。在两厅之间的柚木拉门上刻着张元济亲笔书写的传世家 训: 吾家张氏,世业耕读; 愿我子孙,善守勿替; 匪学何立,匪书何习; 继之以勤,圣贤可及。 这个家训是张家十二世祖大白公张奇龄留下的,意在勉励后 代勤奋读书,修身养性。这种精神代代相传,庚续着张氏家族世 代书香的传统。 1937年,日寇入侵,大敌当前,然而当局日益腐败,有些 国人卖国求荣、丧失民族气节。张元济针对时弊编写了一本通俗 小册子《中华民族的人格》,介绍公孙杵臼、程婴、伍尚等十余 位春秋战国时期的英雄豪杰,歌颂中华民族有着高尚人格的志士 仁人。 张元济还给蒋介石送去一本《中华民族的人格》,附信道: “国难日深,复兴民族必先提高人格……” 张元济也给张珑送了一册《中华民族的人格》,封面上还亲 笔写的“珑孙阅”几个字。遗憾的是,“这本书现己无存。1955 年肃反期间,李瑞骅(张珑的丈夫,一位早期归国工程师)被审 查,抄家时该书被拿走,始终没有还回来。”张珑说。 一袭长衫一双布鞋,加之嗜古籍如命,张元济给人的印象是 一个典型的旧学家和老绅士。其实他不但富于新思想,而且能实 践新道德,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生平宗旨以喜新厌旧为事”。 “在他那里,新与旧,中与西,不是对立的,而是浑然一体 的。”学者周武如是评价。 张珑的回忆也印证了这一点:“祖父作为清代的翰林、清廷 的官员,学英文在

文档评论(0)

136****35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