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

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逐渐下降的危机局面。戈尔巴乔夫执政后,为了缓解经济困难,进行改革。其结果是造成苏联的解体。 小结:俄国(苏联)发展线索(重点) 1917年十月革命 1922年 沙俄 苏俄 苏联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1917 1921 1925 1953 1964 1985 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 独联体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体制 社会主义改革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资本主 义社会 1、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最大特点是 A、高度集中 B、党政不分 C、比例失调 D、阶级斗争扩大 2、为改变苏联日益窘迫的经济政治状况,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实质而言,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A、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B、没能彻底改变斯大林体制??? C、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比例不协调??? D、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 3、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赫鲁晓夫当政时的政策相比( ) A、都引起了当时苏联人民的思想混乱 B、都对苏联的历史全盘否定 C、都否定了十月革命 D、都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 4、戈尔巴乔夫改革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 )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 5、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主要目的是( ) A、成为超级大国 B、增强综合国力 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6、戈尔巴乔夫改革给我们最大的经验教训是:( ) A、改革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 B、要时刻警惕国际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C、改革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改革步伐要稳定,不能急于求成 7、(08江苏卷)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消极影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 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 (2)方式: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3)原因: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实验(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表现: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思想)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 (4)同: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启示: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 知识回顾: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 (1)单一的公有制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 (3)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4)优先发展重工业 主要特征 主要弊端 (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2)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太多,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 (3)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4)模式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课标: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21课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从1953年9月7日至1964年10月14日,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58年--1964年);美苏核对抗,冷战期间的苏联主要领导人;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

文档评论(0)

189****17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