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歌五首作业.docx

初中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歌五首作业.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七年级书面作业设计样例 〔下学期〕 单元名称 第五单元 课题 古代诗歌五首 节次 第2-1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和题目 根底性 作业 〔必做〕 1.【观诗题】诗的题目就如诗的眼睛,它包含着时间、地点、人物、 事物、事件以及诗歌的类型等诸多信息,它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根本内容,确定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就可以帮助我们去 理解诗歌的 主题和 作者的 思想感情。因此,通过对诗歌题目的揣摩玩味,便可感知诗人 寓情于景、寓情于事的 情、伤离、怀古、吟边、忧思等某种 情感,或诗人对生命、生活、社会的某种 见解,甚至是诗人所寄予的某种理想、 抱负等。请你阅读五首诗歌,说说通过诗题,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参考答案:在《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中,“登〞字说明作者所处的地点,有登临诗的意味;《望岳》“望〞字,有远眺的意味,岳点明了地点;《游山西村》“游〞字透露出来此地的心情。《己亥杂诗》点明了时间,和本诗的背景有关。 设计:了解是个题目的作用,并通过实践,学以致用,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开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新编 2.【读诗文】请同学们反复朗读五首诗,请你运用不同的朗读方法,从具体的字词句中说说各诗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登幽州台歌》“独怆然而涕下〞,重读“独〞,写出了自己的孤独无依。 《己亥杂诗》中134句都押“a〞字韵,读起来比拟开阔,突出了作者的豪放和洒脱。 〔还可以从节奏、声调等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 设计:反复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诗歌内容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开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新编 3.【知背景】请同学们利用网络搜索、阅读书籍等方式,查找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 参考答案: 《登幽州台歌》这首诗写于公元696年〔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登飞来峰》公元1050年〔宋仁宗皇祐二年〕夏天,诗人在浙江鄞知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杭州时,写下此诗。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心怀壮志,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 《望岳》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游山西村》此诗作于公元1167年〔宋孝宗乾道三年〕初春,当时 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注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此诗即在故土山阴〔今浙江绍兴〕所作。 《己亥杂诗》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 龚自珍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与吴虹生书》〕,写就巨型组诗。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那一年是己亥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 设计:培养学生利用资源查找资料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古诗学习方法——知人论世。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开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新编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 请任选一首诗,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简短的赏析文字。〔情感鉴赏、语句分析、诗歌结构、诗歌风格等〕 参考答案: 情感鉴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天地悠悠,人生匆匆,短短的几十年真如白驹之过隙,转瞬即逝。自古以来多少仁人志士面对困苦振作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陈子昂“怆然涕下〞,他俯仰古今,不觉中流下热泪,这是诗人空怀抱国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呐喊。 设计:多角度鉴赏诗歌,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学生学习多角度赏析诗歌的方法。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开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新编 2. 根据你的阅读经验,再结合课下注释,了解大意的根底上,任选一首诗,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揣摩作者的心理。 参考答案:《游山西村》;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正在迷惘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大姐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