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风景谈》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7.1《风景谈》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茅盾先生的散文名篇《白杨礼赞》,那棵“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以它坚韧不拔的“树中伟丈夫”形象而打动过我们的心。其实它还有一个姐妹篇,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风景无言,思想有声——《风景谈》茅盾学习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茅盾的生平及其创作成就,积累文学常识。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六幅风景的内容,认识议论性语句在文章中的线索作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掌握文章描写与议论有机结合的手法和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风景的艺术特色,品味文中的精彩语句,领悟作家的语言风格。文化传承与理解:体验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培养珍惜和平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社会活动家、革命文艺奠基人。组织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组织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作家介绍基本概况现实主义文学观是其文学思想的核心,要求将“最典型的人物事态”放置到“力所能及的广阔画面上”去展现。文学思想小说:《子夜》《蚀》《虹》《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卖豆腐的哨子》文论:《鼓吹集》《夜读偶记》《文艺论文集》。代表作品小说善于选取大题材,通过一个历史时期广阔、复杂的社会面貌反映时代本质特征。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事性、纪实性和传记性;散文善于使用以物言情寄意和以实衬虚的叙述手法。创作特色创造了现代小说大容量社会信息的传递和辨析的创作模式;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小说人物画廊;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现代都市文学。人物影响茅盾文学奖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之一。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路遥《平凡的世界》,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四届茅盾文学奖:陈忠实《白鹿原》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贾平凹《秦腔》,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莫言《蛙》,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梁晓声《人世间》作品简介1940年5月茅盾途经西安,巧遇朱德,应邀前往延安讲学并参观访问。在延安,目睹了解放区蓬勃发展的景象,激发了对解放区的热爱感情。同年年底茅盾回到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当时正值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写下了《白杨礼赞》的姊妹篇《风景谈》。茅盾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2高原归耕学习活动一:整体感知、理清层次文章题为《风景谈》,意即谈风景,文中谈了哪些风景呢?请你通读全文,找出写景段落,尝试用四字小标题概括段中描绘的风景画面。1沙漠驼铃7桃林小憩9北国晨号5石洞雨景3延河夕照由一部抗战电影片自然联想到的风景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延安儿女的学习生活延安儿女的业余生活延安儿女的革命责任文中描绘的画面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这六幅画是按照作者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逐一深化的顺序组合在一起的,内在的关系是逐渐推进的。根据以上分析,为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段意。第一部分(第1段)沙漠驼铃:写猩猩峡外沙漠的“风景”,揭示人类比自然更伟大。第二部分(第2-4段)高原归耕、延河夕照:写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说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第三部分(第5-8段)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写延安青年的学习与休息,表现高贵的精神境界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第四部分(第9-10段)北国晨号:展现北国清晨山峰上两个战士的雄姿,高度赞扬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最伟大者。学习活动二:文本探究理解赏析每个风景都有怎样的精神内涵?作者是如何表现?每个风景都有怎样的精神内涵?作者是如何表现?风景表现手法内涵沙漠驼铃(1)由远及近、视听结合、比喻、拟人、对照、叙议结合、细节描写......自然伟大,而人类更伟大高原归耕(2)黄土高原人民的吃苦耐劳、乐观,人对自然的改造由远及近、比喻、拟人、通感、动作描写、视听结合知识分子的崇高革命理想和革命斗争精神——生命力比喻、拟人、通感、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叙议结合延河夕照(3、4)石洞雨景(5、6)对照、烘托、叙议结合、动作描写知识青年丰富崇高的精神生活——孜孜不倦、勤奋、内在精神生活充实、生命力桃林小憩(7、8)解放区人民的高尚情趣——生命力、高尚的精神生活比喻、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叙议结合北国晨号(9、10)革命战士所代表的坚毅、刚强、勇敢肖像描写、拟人、细节描写、叙议结合学习活动三:分析创作意图,理解内容主旨思考:1、课文为什么不直接表明主旨,而是借谈风景含蓄地谈政治?第一幅画面并不是在解放区,那么为什么还要写?(分析创作意图、段落作用)2、散文讲究“行散神聚”,据此如何理解“

文档评论(0)

ydwangj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