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六单元综合复习检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六单元综合复习检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9页

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o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六单元综合复习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宋朝文化教育相对普及,史载:“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下列为这种现象提供技术条件的是()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科举取士人数的增加

C.崇文抑武政策的影响D.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

2.从9世纪开始,我国民间印书的风气渐开,著名诗人白居易等人的诗集,都在扬州、越州刊印。据此,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A.文化兴盛推动科举发展B.当时刊印技术应是雕版印刷

C.民间印刷技术比官方先进D.扬州、越州是当时的文化中心

3.12世纪,西欧出现了早期的大学,如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以后再学习专业课程,有法学、医学、神学。上述材料说明西欧早期大学()

A.起源于欧洲的基督教会学校和神学院

B.已经完全摆脱了基督教会的控制

C.完全受控于基督教会

D.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也体现了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4.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版印刷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5.油画《自由引导人民》于1831年在卢森堡宫展出数月后即被收起,官方理由是它“太革命了”。从1874年起它才被送入卢浮宫,并被永久性展出。这体现了法国政局的变化是()

A.君主专制被废除 B.法国对德成功复仇

C.共和力量的增强 D.保王党势力的消失

6.从午门到神武门形成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故宫主要建筑都集中在中轴线上,采取严格对称的院落式布局,按照使用功能分区,根据不同的等级安排建筑的体量和空间。由此体现了明清故宫最突出的特征是()

A.强调与自然的和谐B.强调宏伟高大,气势磅礴

C.强调皇权至上的威仪和国家统一的气势D.强调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7.1920年1月,教育部通令全国:“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4月又发通告,规定截至1922年止,凡用文言文编写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要求各学校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这一变化()

A.揭开了近代国人思想变革的序幕B.表明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C.是近代中国民族观念兴起的产物D.是当时政府维护民主共和的重要举措

8.1977年,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有570万青年走进了他们陌生而又倍感亲切的考场,构成我国高校招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党的工作中心转移B.保障了建设人才需要

C.解决了知识青年待业问题D.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

9.中国在隋唐时期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时的毕昇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宋元时期的活字印刷品书籍“一本难求”,古代中国并没有实现活字印刷术对雕版印刷术的取代。这主要是因为()

A.社会审美观的影响B.官营作坊垄断活字印刷技术

C.社会需求的多样性D.缺乏市场经济利益的推动

10.晚清某大臣在给皇帝的一份奏折中写道:“近来学堂新进之士,蔑先正而喜新奇,急功利而忘道谊……至有议请废罢‘四书’‘五经’者,有中小学堂并无读经讲经功课者,甚至有师范学堂改订章程,声明不列读经专科者。”据此可知当时()

A.传统经学面临严峻挑战B.学校教育风气日趋败坏

C.该大臣反对设立新式学堂D.崇尚科学成为主流思想

11.“如何让我们的遗产有生命地鲜活地传下去,而不仅仅是标本和遗迹?”面对这一问题,相应的措施是()

A.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B.反对对文化遗产本身及其周围的环境作任何的改动

C.加大开发文化遗产的力度

D.把增加资金投入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手段

12.从汉武帝正式设立太学,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50人剧增至10000余人。经学习考核,一般可任郡国文学职务,优异者可授其中央或地方行政官。汉朝这些举措()

A.使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B.导致精英教育走向世俗化

C.有利于培养大批实用人才D.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13.南宋时期

文档评论(0)

shusheng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