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境界的是知识吗.doc

决定境界的是知识吗.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决定境界的是知识吗

决定境界的是知识吗

决定境界的是知识吗

有一次我坐出租车,司机正在收听一档知识比赛节目。节目中,主持人放了5个音乐片段,每个片段几秒钟,随后提问:这5个音乐片段,有两个片段属于同一首歌,你们谁知道?一个小伙子抢答说他知道,并且回答正确。紧接着第二个问题是:有两首歌出自同一张音乐专辑,你知道吗?这时我紧张了,我怕他知道。他不知道,说明他还是正常人;如果他知道,他这辈子可能就废了。但没想到他真知道。这时,我让司机把收音机关掉,司机吓一跳,问为什么。我说:“它在误导我们生命的流向。〞

这就叫无用的知识,生活中有太多这样无用的`知识。当一个人把精力花在这些地方时,他可能获得了知识,并且在饭桌上能与人聊天,但他会变得特别琐碎。其实,决定人高下的并不是对知识的掌握。

《列子》里面有篇文章叫《两小儿辩日》,大家可能都读过。两个小孩辩论说,太阳早晨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离我们近?两个人都有依据,说早晨近是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大;说中午近是因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他们要孔子给个标准答案。

孔子活得真有压力,他几乎是那时候的“谷歌〞和“百度〞,大家有什么问题都跑去问他。两个小儿问孔子,但孔子没法推断。于是就借小孩的口吻讽刺孔子:谁说你知识多?大概是想,只要否定孔子的知识多,那就否定了孔子的价值。

事实上决定孔子境界的不是知识的总量,而是另外一种东西――关于人和世界有更为清楚的熟悉。孔子早就说过:“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我有知识吗?没有。苏格拉底也曾经说:“我比别人多知道的那一点,就是我知道自己是无知的。〞他们说这些不是谦虚,不过说出了真相。面对世界的无限,我们短暂生命里的知识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们应该同意自己无知,也应该宽容别人的无知。

决定境界的不是知识美文

决定境界的不是知识美文

文化确实是一个能够激发我们感情的崇高东西,它和知识是不一样的。一个有文化的人,你会发现他的生命力是非常旺盛的。他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富有激情、情怀,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爱和诗意的眼光。

可今天,我们从中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更多的是教知识、技术、专业,独有缺少文化。我们培养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多高学历的野蛮人,他们是冷冰冰的。

有句很有名的话:知识就是力量。但是我今天要对大家讲的是,无论知识确实重要,但知识也有局限性。

什么叫知识?知识是对这个世界所有事实的认知。既然世界是无限的,那么知识也是无限的,可悲剧的是,人生是有限的。庄子就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世界所包涵的无限知识,那我们的人生就会废掉。

当知识不成体系时,它是无用的,只是碎片。举个例子,曾有家报社搞国学知识比赛,出了一套题,编辑想让我看一下。我看了5分钟,对它的推断就是6个字:无趣、无聊、无用。比如有一道题目问:在中国历史上哪一个时代的宦官是可以娶妻的?这是非常严正的知识。如果你专门研究宦官,把他们的生存状况、心理状态以及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影响、作用都搞明白,你将会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专家。可是假如你的主要精力不在此,这样的知识碎片,对你一点用处都没有。

可有不少人甘愿用琐碎的知识,把自己的人生切割成碎片。德国哲学家尼采写过一篇文章叫《我为什么这么聪慧》。他的结论就一句话:我之所以这么聪慧,是因为我从来不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费精力。

有一次我坐出租车,司机正在收听一档知识比赛节目。节目中,主持人放了5个音乐片断,每个片断几秒钟,随后提问:这5个音乐片断,有两个片断属于同一首歌,你们谁知道?一个小伙子抢答说他知道,并且回答正确。紧接着第二个问题是:有两首歌出自同一张音乐专辑,你知道吗?这时我紧张了,我怕他知道。他不知道,说明他还是正常人,如果他知道,他这一辈子可能就废了。但没想到他真知道。这时,我让司机把收音机关掉,司机吓一跳,问为什么。我说:“它在误导我们生命的流向。〞

这就叫无用的知识,生活中有太多这样无用的知识。当一个人把精力花在这些地方时,他可能获得了知识,并且在饭桌上能与人聊天,但他会变得特别琐碎。其实,决定人高下的并不是对知识的掌握。

《列子》里面有篇文章叫《两小儿辩日》,在座的.都读过。两个小孩辩论说,太阳早晨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离我们近。两个人都有依据,说早晨近是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大;说中午近是因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热。他们要孔子给个标准答案。

孔子活得真有压力,他几乎是那时候的“谷歌〞和“百度〞,大家有什么问题都跑去问他。两个小儿问孔子,但孔子没法推断。于是就借小孩的口吻讽刺孔子:谁说你知识多?大概是想,只要否定孔子的知识多,那就否定了孔子的价值。

事实上决定孔子境界的不是知识的总量,而是另外一种东西——关于人和世界有更为清楚的熟悉。孔子早就说

文档评论(0)

132****13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