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争鸣读后感300字.pdf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篇1

弘扬祖国传统优秀文化找到久违的“道德”力量。

当代社会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福音。由于金融大鳄的“道德”

的缺失,过度“贪婪”,引发了金融海啸,殃及各国企业和平民百姓,

造成世界的不和谐。由于经济全球一体化,中国受到西方文化和经济

的影响,有些高官、高管经不起花花世界诱惑,“道德”的缺失,因

不择手段的贪腐,受到法律制裁。因特网给人们带来信息传递快捷和

便利,同时带来信息负面效应,人们开始担忧的是道德水平下降,独

生子女的叛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人对金钱的追求,采取尔虞

我诈的手段,忽略起码的道德修养等问题,正逐渐成为社会病,造成

社会不和谐,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这是时代一个课题。

读了易中天著《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书,使我茅塞顿开,豁然

开朗。同时,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台上这门课。如易中天讲先秦诸子

百家、于丹讲论语、于立群讲《史记》等,央视“百家讲台”系列节

目成为百姓的观看电视热点,实际上“国学”也在全国悄然掀起。人

们需要正在寻找这一颗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璀璨的优秀文化瑰宝,找

到了久违的“道德”的力量。而“国学”可以缓解及避开这些社会病。

如今在中国崛起之际,国内再次兴起“国学”热这股古风,是相

当耐人寻味的。一些地方出现久违的私塾,这些孩童们又像过去几代

人一样,捧着《三字经》和《四书五经》的通俗读本读起来。这些孩

1

到“敏而好学”的道理,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很好的运用起来。

“国学”是以先秦诸子百家经典及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

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加上汉赋、唐诗宋词及历史史学等

和学术体系。不过,普通人理解的“国学”,就是祖国的传统文化和

古代智慧。

我认为,易中天著《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书弘扬了“国学”先

秦诸子百家学说的经典。这本书,使我了解到春秋战国,就是我们辉

煌时代;诸子百家,就是我们智慧的结晶;而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

则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华彩乐章。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一场历

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

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何况这场

大辩论,还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留下建设家园的美好

理想,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价值体系,指导人生智慧结晶。

在这本书中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篇2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学思想的盛世,诸子百家,学派林立。他们

传承下来的思想文化,铸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

提起诸子百家,就不得不说说“儒墨法道”四家。道家遵循自然

规律,提倡“无为而治”,他们是“隐士”,儒家提倡“仁爱礼仪”,

他们是“文士”,墨家提倡“兼爱非攻”,他们是“武士”。而法家

2

为思想的不同引发了他们之间的争辩。

墨子一书中提到“四非”。有我们熟悉的“非攻”,还有“非儒”。

很显然墨子很排斥儒家,他们之间的隔阂,必须从“爱”说起,墨子

和孔子虽同生于春秋战国,但年龄之间的差距却是百岁有余,在这个

礼坏乐崩的时代,他们都认识到存在的问题:缺少爱。这不假,但我

们都知道,儒家提倡“仁爱”,墨家提倡“兼爱”,按照理论讲它们

应该和谐相处,可现实却并非如此。儒家的仁爱是有等级划分的,上

至国君,亲人,下至动物,植物,他们虽然都给予每一种生物爱,可

是这种爱的层次与多是都是不一样的。而墨家的兼爱,则与仁爱不同,

他们提倡的是一种平等的爱,就是说你爱别人的父母像爱自己的父母

一样,对待每一个人都平等。

从理论上讲,墨家的说法更符合我们现在社会的要求,但从实际

行动上来说,几乎与不可能画约等号,但是墨子为了让人们信服他的

思想,他又在兼爱的基础上加入了利益的诱使,鬼神的威胁。儒家的

孟子对此则是不屑一顾,墨子的兼爱与事实不符,而自家的仁爱更能

被人们接受。于是这场由“爱”引发的思想之争,就这样拉开了。对

于此,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对于我们个人而言,爱应该博爱,

应该兼爱。我们应遵循着党和国家的脚步。但同时,人是一种有思想,

有私心,有欲望的高级动物,自是不可能做到待人平等。所以相比之

下,儒家的说法,更具有现实意义,但这也并不是否认墨家的兼爱,

只是要求

文档评论(0)

189****6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