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神舟十八号”考点汇总.docx

2024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神舟十八号”考点汇总.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点素材】“神舟十八号”考点汇总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4年4月28日,神舟十七号、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轨举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截至目前,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4月30日乘坐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着陆场及各参试系统正在紧锣密鼓做好迎接航天员回家的各项准备。

热点回顾

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32次飞行任务。

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将迎来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来访,计划于今年10月下旬返回东风着陆场。

飞行乘组

执行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叶光富、李聪、李广苏3名航天员组成,叶光富担任指令长。乘组包括1名第二批航天员和2名第三批航天员,3人均为“80后”。

二、亮点特色

1.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实现太空”养鱼”

神舟十八号将上行实验装置及相关样品,将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在轨建立稳定运行的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实现我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

【拓展】为何选斑马鱼和金鱼藻?

斑马鱼和人类基因有87%的高度相似性,是一种模式生物(可用于研究与揭示生命体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物现象的一类生物)。斑马鱼呼出二氧化碳给藻类进行光合作用,藻类产生氧供给斑马鱼,这对组合就构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循环系统。

2.实施2至3次出舱活动

神舟十八号乘组在轨期间,将实施6次载荷货物气闸舱出舱任务和2至3次出舱活动。

3.继续永恒课题,中国空间站将研制上行防护装置加固

确保空间站平台的在轨安全稳定运行,是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永恒课题。中国空间站将进一步梳理空间站舱外易受空间碎片撞击损伤的薄弱环节,研制上行防护装置进行加固,从本次神舟十八号任务开始执行。

4·实施国际上首次植物茎尖干细胞功能在轨研究

神舟十八号将实施国际上首次植物茎尖干细胞功能在轨研究,揭示植物进化对重力的适应机制,为后续定向设计适应太空环境的空间作物提供理论支撑。

素材拓展

1、航天传统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2、“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3、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4、探月精神

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

5、新时代北斗精神

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

人物素材

钱学森

钱学森是个有杰出贡献的人,也是个有性格的人。他一生做人都坚持四条原则:第一,不题词;第二,不为人写序;第三,不出席应景活动;第四,不接受媒体采访。

钱学森不给任何人题词,不留美名,更不留骂名,平平淡淡,活得坦然。不为人写序,看似有些不近人情,但钱学森知道,这样的“借名”者,多是拉大旗作虎皮,不想在学术研究上坐“冷板凳”,只急着要一举成名。钱学森成就卓著,却从不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他淡泊名利是出了名的。

适用主题:淡泊名利、物质与精神、品质、个性等

黄纬禄

“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晚年的黄纬禄在家养病时,依然牵挂着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他对探访者说:“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

适用主题:热爱事业、爱国等

孙家栋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这是“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的颁奖词,虽然寥寥数语,却道出了孙家栋传奇的航天人生。

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多个第一密切相连: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承担了包括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和中巴资源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工程的研制重任,先后担任我国北斗导航工程、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适用主题:奉献、敬业、爱国等

梁思礼

赤子铸箭不辱家门。梁启超之子、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创始人之一。虽然在他还不到5岁时,父亲便离世,但梁启超生前所言”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对他影响颇深。梁思礼曾说:“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但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1956年,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成为钱学森院长手下的十个室主任之一。以此为起点,他将全部身心都融入了我国导弹与火箭事业的发展之中。

适用主题:爱国、专注、投入、热爱等

邓清明

经过25载不懈努力,56岁的江西籍航天员邓清明成功

文档评论(0)

180****97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十年深耕,专业只为中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