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分类与特性指标.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煤质分类与特性指标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煤炭资源占能源储量的92%,这就决定了我国能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以煤炭为主,占70%左右,为了对煤炭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需要有一个科学的、适合本国资源特点和生产实际情况的煤炭分类方案。煤炭分类是指导煤炭资源合理利用的基本法规,是统计资源储量,计划、分配供应和评价煤炭资源的利用合理性的根本依据,也是反映各国在煤炭加工利用方面的科学技术水平的指南。理想的分类方法应当既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又有实用意义。本文从国际国内煤质分类方法、角度、特性指标、测定煤质及提高煤质技术的方面进行了论述,我国煤质分类在工业分类上已相对成熟,2.煤质分类 2.1 煤的分类方法 由于煤的性质很复杂,研究煤的手段也很多,所以进行煤炭分类时,从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其中主要的有三种: (1)科学分类法按煤的元素组成、各种基本工艺性质和现代工业用途对全部煤炭进行系统分类的分类称为科学分类。以1924年英国煤化学家C.A.赛勒提出的分类法比较著名。 (2)成因分类法根据煤的原始物质和堆积环境分类生成条件提出的成因分类法,将煤分为腐殖煤、腐泥煤和残殖煤,这种分类法在地质上用的较多。 (3)工业分类法按照不同工艺性质和利用途径进行分类,将煤的成因与工业利用结合起来的分类方法,以技术—商业为目的。工业分类是为了合理地使用煤炭资源以及统一使用规格。本文主要介绍煤的工业分类,对煤炭的勘探、生产、分配、合理利用和国际学术交流与贸易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2.2 煤的国际分类 (1)由于国际间煤炭贸易和信息交流的需要,1955年由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ECE)提出了国际硬煤分类方案,该方案在1956年由联合国发布。硬煤是指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2MJ/kg(5700cal/g)的烟煤和无烟煤。其分类方法是以挥发分为划分类别的指标,将硬煤(烟煤和无烟煤)分成10个级别;以粘结性指标(自由膨胀序数或罗加指数)将硬煤分成4个类别;又以结焦性指标(奥亚膨胀度或葛金焦型)将硬煤分成6个亚类型,表中每个煤种均以3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将硬煤分为62个煤类。为便于贸易上的交往,又将62个煤类归为Ⅰ~Ⅶ共11个统计组。对于褐煤,197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第27技术委员会(TC27)以ISO2950号标准颁布实施,该标准以水分和焦油产率为指标,将褐煤分为30个小类,每一小类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但这两个分类方案并未在国际上得到全面推广。 (2)197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组织制定了国际褐煤分类编码系统(ISO2950—1974),该系统以焦油产率Tdaf,%和无水基总水分(%)为分类指标,将褐煤分为五个组和六个类别,划分为以两位阿拉伯数字为代号的30个小类。 (3)1988年ECE提出了中高阶煤分类编码系统,拟以此代替1956年的硬煤国际分类方案。该编码系统选定八个参数,依次为:镜质体随机反射率、镜质体反射率分布特征图、显微组分指数、坩埚膨胀序数。挥发分、灰分含量(干基)、全硫含量(干基)、高位发热量。最终以上述八个指标、14位数进行编码分类。在所采用的八个指标中有三个煤岩参数。ECE制定该编码系统的目的是期望该分类方案能被ISO却认为国际标准,成为一个既具科学性、又具商业性的分类编码系统,但在1989年悉尼召开的ISO/TC27煤炭委员会遭到否决。 (4)1985年2月,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国际煤分类会议上确定,以高位发热量小于24×106焦耳/千克、镜质组平均随机反射率小于0.6%作为区分褐煤和硬煤的分界线。对中等煤化程度和高煤化程度的硬煤则选用镜质组随机反射率、自由膨胀序数、挥发分产率、惰性组含量、高位发热量和反射率分布特征等6个指标和8位阿拉伯数字编号,将所有硬煤进行编码分类。但因划分太细,不便于使用,难以推广。 (5)1997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WG18国际煤炭分类工作组会议在南非开普敦召开,经过长时间讨论,会议最终认为国际煤炭分类标准主要为了便于国际间对煤炭资源有一个统一的尺度,便于统一评价与统计。会议修订了ISO/TC27的有关名词术语标准,并在界定煤的范畴后提出了主要的煤分类指标有煤阶、煤岩组成和煤的品位。选用的分类指标依次为镜质组随机反射率,镜质组含量,及干基灰分,并对具体的界限提出了设想。 2.3中国煤炭分类沿革: (1)解放以前,我国的煤分类工作十分落后,仅在本世纪三十午代有一个翁—金氏分类法。该分类系采用煤的加水燃率作为分类指标把我国煤划分为八类。褐煤,褐性烟煤,低级烟煤,中级烟煤,高级烟煤,无烟性煤,低级无烟性煤,中、高级无烟煤。它大致可以划分出不同煤化程度的类别,但对褐煤和烟煤划分不清,由于分类指标不能反映出煤的炼焦等工艺特性.也就很难正确地反映出煤的结焦性或粘结性。 (2)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擅长各种类型文档 找不到的文档可私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