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曹操的诗

一、曹操 (一)生平、思想: 1、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安徽亳县)人,父亲曹嵩是得宠宦官曹腾的养子,官至太尉。曹操二十岁举孝廉为郎,后在汉末大乱中聚集兵马,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武装。建安元年,受封为丞相,官渡一战击败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逐步统一了北方,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 曹丕称帝建魏后,追尊他为武帝,史称魏武帝。 2、儒法兼取、礼刑互用的思想 曹操出身微贱,对两汉以来重视家世、经术的传统,并不一味默守。于政教军事,颇杂刑名;取用人才,不拘资限,甚至不拘品行。史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可参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举贤勿拘品行令》。 但另一方面,曹操亦不愿以汉相之尊,承担篡逆的罪名。为制约诸侯,协调本集团内部的等级关系,曹操更无法全然否定儒家的伦理纲常与道德规范。因此,他对儒学、礼志又有一定的认同。 在进取天下的同时,曹操目睹汉室的倾颓、生民的不幸、命运的无常、人生的短促,又常怀感慨与惆怅。因此,王霸并用、思接庄玄,也构成曹操思想矛盾的一个方面。 3、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 一方面,曹操在经学方面有较深造诣。其据有二:光和年间因家人被诛杀,坐免官,“后以能明古学,复征拜议郎。”其今存著述,引用《诗经》《论语》《尚书》《楚辞》等典籍的情况并不稀见,仅《诗经》即不下数十处。 另一方面,对书法、音乐、围棋等都相当精通,可谓多才多艺。王沈《魏书》云其“文武并施,御军三十馀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还曾收罗人才,对几乎失传的汉代音乐、歌舞进行了整理。 或许正因如此,他才能延揽天下文士于其幕下。 (二)曹操的诗 1、曹操乐府诗概述。 曹操诗今存22首,包括作者存疑的3首。全部是乐府诗。乐府诗进入到文人乐府诗的阶段,曹操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曹操诗歌的题材内容 A纪事:以乐府古题写时事,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现实。“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锺惺《古诗归》卷七)《蒿里行》、《薤露行》、《苦寒行》 ?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 ? 《苦寒行》写东征高干之役,既自比周公东征,志在必胜,又极写其苦寒之状与内心的进退犹豫,并不故作豪语惊人。 B述志:政治主张、社会道德理念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对酒》、《度关山》、《短歌行》等。如《对酒》,描绘了他理想中太平盛世的图景。 C 游仙:曹操又有游仙诗《秋胡行》、《精列》、《气出唱》。学界对它们的理解颇多歧见。一种观点认为,抒写人生苦闷,却并不流于消极。有的意见说,寄寓诗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但或许并无太多寄托,只是其求仙欲望的真实表现。 D咏史:《善哉行》、《短歌行》(之二)等,吟咏史实、人物,结合个人现实体验。 3、曹操诗歌的风格特色 ①主体风格:慷慨悲凉,气韵沉雄。 钟嵘《诗品》:“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敖陶孙《诗评》:“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②开创了四言诗的新境界。《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 《短歌行》: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全篇以比兴手法,反复申说诗人时不我待的焦虑,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建功立业的决心,曲折抑扬,感人至深。 (三)曹操的文 1、文章雅化、骈化过程中的异响。鲁迅说他是“改造文章的祖师”。《让县自明本志令》: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自述生平之志,毫无掩饰造作之笔。虽是实情,然非他人所敢言。《祭故太尉桥玄文》、《举贤勿拘品行令》、《遗令》。 2、清峻、通脱的风格 (四)曹操诗文的地位与贡献 1、汉魏之际,承上启下。 2、乐府文学的新阶段——文人乐府诗阶段。 3、开创“建安文学”的繁荣局面。 鲁迅论曹操:天下英雄谁敌手? 鲁迅对三曹 的论述集中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他结合政治情势和文学风格立论,对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的人品和文风进行了考察),鲁迅论三曹 不是全面的论述,他以这时代的文学异彩为中心论点进行择取,客观公正而深刻地评价了三曹 的文学业绩. ??? 一、为曹操正名 ??? 鲁迅高度肯定了曹操的创作实践,他赞扬曹操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这“改造”二字,昭示了曹操在文学上追求新变的精神,“祖师”二字则突出了曹操开启一代文学新风的历史作用。曹操的诗文创作拘前人窠臼,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他的乐府诗,率先以旧调旧题写时事,为乐府诗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也为唐代的新乐府运动奠定了基础,在形式上他对汉乐府体制进行了大胆革新,他打破了曲,辞严格对应的成规,既有严格依照旧题进行的填词创作;也有曲,辞全系新创的情况表现了充分的灵活性。曹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