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复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 ★1、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认识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爆炸等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了解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范围; 4、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并记住一些有关的图标。 ★5、知道化石燃料的种类、应用、自然保护及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 6、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7、了解化石燃料以外的清洁燃料的使用和开发,综合利用资源和开发新能源的意义。 8、掌握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了解氢能利用的优点、困难及要解决的问题。 二、知识梳理 (一)燃烧与灭火 1、燃烧条件 2、灭火原理和方法 3、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范围 4、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并记住一些有关的图标 (二)燃烧与热量 1、化石燃料 2、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现象及方程式 4、化学反应与能量 5、促进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 (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酸雨形成的原因及危害 2、化石燃料对空气的污染 3、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和能源 三、构建知识网络 四、典题精炼 1、燃烧法是测定有机物组成的常用方法。某学习小组取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只得到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该有机物的组成正确的是( ) A.只含有C、H两种元素 B.含有C、H、O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一定含有C、O两种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 2、3.2克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了3.6克水和4.4克二氧化碳,试根据以上条件推断该物质的组成元素有哪些? 3、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A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产生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B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 象 解 释 a试管中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b试管中的红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分别是① ②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B装置与图A装置比较,优点是 (2)小林同学指出图B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C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拓展与迁移】 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 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你赞同的预测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五、方法总结 1、根据可燃物燃烧的生成物及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等不变,可确定物质的组成,难度增加的还会通过可燃物的质量及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来进一步的确定氧元素的存在 2、燃烧的条件的探究有多种方法和装置,不管使用什么装置,一般采用的都是对比的方法,通过对比总结出燃烧缺一不可的三大条件。在探究时还需考虑全面,例如生成物是否对人体健康及环境造成影响 六、知能训练 1、(07连云港)《扬子晚报》2007年5月28日报道:辽宁一酒楼因员工操作不当引发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当火灾发生时,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 A.隔离可燃物 B.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 C.把棉被用水湿透,覆盖在可燃物上,防止火势迅速蔓延 D.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 2、(07重庆)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 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 3、(07自贡)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增大可燃物

文档评论(0)

dsw2853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