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红外像片的解译.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红外航空像片特点地物具有反射、透射和发射电磁辐射的能力。遥感器透过 3.5 -5.5mm 和 8 -14mm 区间上的大气窗口,探测地物表面发射的电磁辐射。这点不同于可见光和近红外遥感。地物本身具有热辐射特性,热红外像片记录了地物热辐射。各种地物热辐射强度不同,在像片上具有不同的色调和形状构像,这是我们识别热红外像片地物类型的重要标志。 直接解译标志:色调、形状与大小、地物大小、阴影色调:主要取决于地物的温度和辐射热红外线的能力.形状:被探测地物与背景温度差异形成”热分布”形状.热红外探测器检测到物体温度与背景温度存在差异时,就能在影像上构成物体的热分布形状,它往往不是物体的真正形状,除非物体表面热辐射能量处处相同。因而大小也就不是物体实际的尺寸。 大小:地物的形状和热辐射特性影响影像的尺寸. 阴影: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的辐射差异造成阴影。 热红外像片上的阴影可分为热阴影和冷阴影两种 p152其中,冷阴影是阴影的温度较其背景低所致,而热阴影则是阴影的温度较其背景高而产生的。 热阴影冷阴影根据热红外影像解译标志,可以识别不同地物。如:水体白天暗,晚上相对较亮;道路白天亮,晚上相对暗,且道路形状比较平直。■树林与草地的关系同水体与道路的情况:■研究表明,夜间的热红外像片比白天的解译效果好,黎明前的效果最佳,因为不受太阳辐射影响。■天气情况对热红外影像色调特征会有影响。研究表明,夜间的热红外像片比白天的解译效果好,黎明前的效果最佳。 图为1982年9月白天和夜间摄取的新疆塔里木地区的两张热红外影像。根据热红外影像解译标志,可以识别不同的地物。下面介绍一些主要地物的解译方法: 水体与道路——在白天热红外像片上,由于水体具有良好的传热性,一般呈暗色调。相比之下,道路在影像上呈浅灰色至白色,这因为构成道路的水泥、沥青等建筑材料,白天接受了大量太阳热能,又很快转换为热辐射的缘故。午夜以后获取的热红外像片,河流、湖泊等水体在影像上呈浅灰色至灰白色,而道路呈现暗黑色调,这因为水体热容量大,散热慢,而道路在夜间散热快。树林与草地——白天的热红外影像上,树林呈暗灰至灰黑色。这因为在白天树叶表面存在水汽蒸腾作用,降低了树叶表面温度,使树叶的温度比裸露地面的温度要低。夜晚,树木在热红外影像上多呈浅灰色调,有时呈灰白色,这因为树林覆盖下的地面热辐射使树冠增温。草地在夜晚热红外像片呈黑色调或暗灰色调,这因为夜间草类很快地散发热量而冷却的缘故。土壤与岩石——热红外影像上土壤含水量不同,其色调也不同。在午夜后拍摄的热红外影像中,土壤含水量高,呈现灰色或灰白色调,土壤含水量低呈现暗灰色或深灰色,这因为水体的热容量大,在夜间热红外辐射也强。一般裸露的岩石白日受到太阳爆晒,在夜间的热红外像片上呈淡灰色,例如玄武岩往往呈灰色至灰白色,花岗岩呈灰色至暗灰色,这是由于岩石的热容量较大,夜晚有较高的热红外辐射能力所致。谢谢 小组成员: 邢美玲 段蓿 鲍悦 吴丽亚 周艳青 高梦姝 安月茹 刘新宇 樊玉坤 范瑞瑞 李欢 刘佳琪

文档评论(0)

jianzhongda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