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学教稿.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开一中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学教稿 编号(9 ) 课题:荷塘月色 第一课时 制作人:霍芳 审核人:高一语文组 时间:2012/11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分析结构。2 、理清线索,体会作者的感情。 学习重点:1、2 学习难点:理清文章脉络,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 年生于江苏东 海。1903 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 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 “自清”入哲 学系学习。1920 年毕业后在江、浙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 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1931—1932 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 任。病逝前,谆谆嘱告家人,说已签名拒绝美援,不要买政府配售的面粉,表现了高尚的民 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 1948 年 8 月病逝于北京。著有《朱自清全集》,代表作品:长诗《毁 灭》、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等。 2.时代背景 本文写与 1927 年 7 月,正是蒋介石发动“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 地。朱自清先生是一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信奉民主主义,富有 正义感和同情心,可又与时代斗争的旋涡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只是一个民主型的战士,虽不 满现实,可又缺乏信心和勇气去抗争,只能努力使自己暂时忘却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 忘却。作者这种矛盾的情绪,是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情绪。但作者还是惟妙惟肖地“言 传” 了出来。靠什么言传呢?靠写景,传朦胧的淡淡的哀愁与喜悦之情,使我们沉浸在一种 苍茫、淡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朦胧美之中。 3. 回忆学过的关于荷的诗歌:(落实到摘抄) ①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 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 《爱莲说》) ②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晓 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③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杨万里) 一、预习检测 1.给加粗的字正音 煤屑( )     霎时( )    弥望( ) 蓊蓊郁郁( ) 羞涩( ) 酣眠( ) 踱着( ) 妖童媛女( ) 乍看( ) 敛裾( ) 梵婀玲( ) 鹢首徐回( )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阅读全文,理清全文层次结构 ,学生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第 1 段 第 2 段 第 3 段 第 4 段 第 5 段 。 第 6 段 第 7 段 第 8 段 全文结构为: 第一部分(第 1 段)写 第二部分(第 2—6 段 第三部分(第 7—8 段)写 2.讨论解决如下问题 (1)作者的行踪是怎样的?作者感情发展脉络是怎样的? (2)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3)文章开头就说: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在文章的结构和思想内容的表达 上有什么作用? 《荷塘月色》第一课时答案 二、整体感知 1.阅读全文,理清全文层次结构 ,学生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第 1 段 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 (心境:“颇不宁静”) 第 2 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 3 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第 4 段 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 5 段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

文档评论(0)

LF201908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