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的合法性论证路径 书评.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的合法性论证路径 ????——《合法性与政治》读后杂议 【原文出处】东方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200311 【原刊页号】18~26 【分 类 号】D0 【分 类 名】政治学 【复印期号】200402 【作 者】毛丹 【摘 要 题】书评 【正 文】 ????  (一) ????让·马克·夸克(Jean-Marc Coicaud)的《合法性与政治》梳理了16世纪以来、特别是19世纪中期以来欧美思想界的合法性理论,并且把合法性(统治权利)视为现代性政治理论的基本议题。这本书被移译为中文时,作者添写了中译本序,其中有两节专门谈中国,大意是,合法性是一个普世性议题,而中国从19世纪被迫向西方开放以来的变迁,已经把合法性问题推到政坛前沿。这本书有启发性,甚至在中国史研究方面都可能造成触动。比如,它让我们想起,关于政治统治及其形式怎么样才算是正当的问题,在晚清时期、特别是晚清政治革命时期曾被知识界热切关心。这种变动现在被夸克归于世界范围内发生的现代性转变,几乎让我们有不输于人的满足感,甚至让我们受到旁敲侧击之后,有一种拓展中国百年政治思想史视域的冲动。 ????可是,如果直接使用夸克的分析框架来讨论中国问题,仍会失之鲁莽。这固然是因为夸克的中国问题议论本身还显得浮泛——他显然是因为确认合法性议题的普世性而宽泛地提到中国政治的变迁,并不真正注意它与欧洲类型间的差别,甚至淡忘了即便合法性议题本身具有近代普世性,也不意味着这个议题的形式或过程是普世化的乃至于同一化。(注:夸克本人关于合法性的构想,常常有一些令人费解或混乱,甚至在一些基本概念的界定上都可能存在问题。例如,他讲合法性的含义或基础时,称有三个需求,即,“被统治者的首肯是合法性的第一个要求”;“合法性的第二个需求涉及社会价值观念与社会认同”;第三个需求则“与法律的性质与作用相关联”。(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2-3页,第12-36页)显然,第一个说法几乎是同义反复,第二个意见实际上只是在讲合法性认同本质上是价值评价,或与判断能力、判断规范有关,第三个界定更是仅仅涉及合法性与法律的相关性,作者把法律视“作为保护与颁布就合法性所达成的一致而被构想”,则有简单化之嫌。作者对这里需要分析一些关键问题,如人们与社会团体的关系、对社会是否满意会如何影响合法性认同,反而不甚注意。)而晚清以降的合法性问题,显然大大逸出了夸克潜意识上那种合法性的普世形式和过程。另一方面,更因为夸克这本书的欧洲政治史感也不是很强,他的绝大部分笔墨放在分析19世纪中叶以后社会科学(如韦伯对合法性转向合法律化的诊断)、激进主义(如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形式权利的批判)对传统的政治合法性及其论证的质疑,以及当今的合法性思考如何才能避免上述质疑造成的传统合法性议题的崩溃。所以,他虽然明确同意欧洲的现代性政治理论是从16世纪寻找政治合法性开始的,但是19世纪前的合法性论证路径实际上仍被一笔带过。然而,就合法性议题的产生、展开而言,19世纪中期前的合法性论证同样应该得到关注;对于中西近代政治思想的比较研究、合法性议题的中西差异研究而言,恐怕尤其需要。 ????所以,我们这里来补充整理一下这些被忽略的论证的线索。 ????  (二) ????对于夸克所相对忽视的19世纪前现代性政治理论兴起与转折的进程,施特劳斯和阿伦特各自作过精彩描述。施特劳斯断定现代性政治哲学始于霍布斯开始的一种政治学转变——按人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古典政治哲学的美德政治或应然标准来讨论政治;后来他又把这种转变上推到马基雅维利。(注:他说,16世纪以来马基雅维里、霍布斯、斯宾诺莎等提供了被后继者保存至今的新精神,那就是,他们认为远自苏格拉底开始,一直有一批哲学家奚落人的激情,主张根据所谓对人类本性的信念来阐发政治原则;但是,这实际上不是按照人们实际的真实情况来思考,只是根据他们对人的期望来思考,因此他们的主张毫无用处;政治家的实际情况则应该与此异趣,必须肯定“哪里有人类,哪里就有缺憾”,新的政治哲学则必须据此方式来思考。施特劳斯之论极具启发性,它暗含了现代性政治哲学的基本逻辑进路:(1)确定政治只是关于人类如何自我组织起来过俗世生活的方式和过程;(2)哪里有人类,哪里就有缺憾,政治当从人的实际状况而不是应然状况来考虑,避免古典式的美德政治论证;(3)受激情控制的人们一旦用政治来维系社会秩序,必定发生是否认同、如何认同政治统治合法性问题,因而也必有类似于自然法等规则问题的争议;(4)既有争议,必需有讨论可依据之工具,是故必有理性在政治生活与政治学说中的意义再定位问题;(5)统治合法性问题必定包含统治与自由的关系问题,因此必涉及有限政府是否必须的问题;(6)白卢梭在霍布斯所谓人类基本激情中另外发现平等向度后,平等必

文档评论(0)

sxah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