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选读课文1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15.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选读课文1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15.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延安,我把你追寻》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初读全诗,找出韵脚。 2.学习诗的第一、二节。 (二)整体感知 本课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作者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三)目标完成过程 1.揭题引读,学生自悟。 (1)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延安以前是党中央的所在地, 物质生 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 小油灯。尤其是 1939 年至 1943 年期间,日军大举“扫荡” ,国民党 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 自然灾害的侵袭, 使解放区面临着严 重的困难局面。但是,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进步青年纷 纷奔向延安。当时延安的生活很艰苦,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呢?因为延安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 这节课我们自学一首新体诗《延安,我把你追寻》 ,作者是祁念曾。读了这首诗,同学们就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它什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用着重号划出诗的韵脚来,并说说全诗押的是 什么韵。(全诗押的是 ang 韵,每节诗二、四句末尾的一个字都有 ang。 韵脚是:光、阳、看、场、琅、炕、咱、梁、煌、翔、想、光、阳。 ) 4)再读全诗,想想诗中所说的追寻延安是什么意思?(追寻延安精神。) 2.指导自学,理解诗意。 (1)学习第一节。 自读第一节, 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对延安精神的追寻。作者追寻延安精神,就像燕子追寻昔日的春光,小树追寻雨露和太阳。 ) (2)学习第二节。 自读第二节,思考、分组讨论、交流:诗人为什么要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作者是在追寻什么?(生回答后师点拨) (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是延安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延河 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当年人们常在延河边上漫步,讨论 革命的道理。枣园在延安西北,距市中心约七公里,曾是党中央所在 地,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等著作就是在这里写的。南泥湾在延安 南部。当年八路军 120 师 359 旅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这里垦荒种粮, 展开大生产运动。著名的歌曲《南泥湾》就是歌颂 359 旅的,教师唱 给学生听,加深理解诗句内涵。杨家岭在延安西北,距离市中心约三 公里,那里有中央礼堂和中央办公楼, 很多重要的会议曾在这里召开。 作者追寻的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 ) (3)小结。 什么是延安精神?学生讨论后回答。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革命队伍内互相爱护、互相关心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 (四)课堂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脚。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自学诗的后四节。 2.理解全诗内容,解决疑点。 3.渗透延安精神教育。 4.发展学生技能。 (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检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说说延安精神的含义。 2.教师点拨,解决疑点。 (1)自学三、四两节。 ①有感情地朗读三、四节,思考并分组讨论: 出示灯片: a.“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 梁。”这两句的意思是什么?把诗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诗句找出来。说 说作者使用了什么方法来写的?作者忘不了、丢不掉的是什么? b.我们已住进了“高楼大厦”进入了电子时代,为什么还不能丢 掉延安精神? ②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a.“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 “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伟大的延安精神。 “毫不犹豫”是非 常坚决的意思。“毫不犹豫丢掉了”与“不能丢”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我们非常坚决地丢掉了贫穷和落后, 却不能丢掉 延安精神。诗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诗句有: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 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作者使用了对比、比喻等方法 描写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 作者忘不了、 丢不掉的是艰苦奋斗的伟 大民族精神。 b.我们每取得的一点成绩,都是延安精神发扬光大的结果,我们 的国家还需要再发展,就必须发扬延安精神,艰苦奋斗,全心全意地 为人民服务。 ③有感情地朗读,增强理解。 (2)自学五、六两节。 ①指名朗读这两节诗,思考、讨论、交流。 a.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么样?(如果我们丧失了延安精神, 就会变成没有灵魂的人, 也就是活死人。 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向美好 的未来展翅飞翔。) b.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因为追寻延安精神就是追寻信念、 温暖、光明。) 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节诗。 3.依据板书,归纳中心。 诗歌通过对延安精神的歌颂,抒发了作者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 情。 4.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思感,深化理解。 全诗押的是 ang 韵,读的时候要很自然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7****88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