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上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数学三上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数学三上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 21-22 页例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估测、测量等活动,让学生体会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建立 1 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和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过程与方法 : 经历体验毫米的产生过程, 建立 1 毫米的长度观念, 体验逐步逼近的教学思 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结合具体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 用于实践的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和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 建立 1 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法与学法: 教师:讲解法。 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学习法。 教具准备: 课件、卡片、直尺。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出示教学目标 复习导入: 同学们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呢?(米、 厘米)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还记得吗?( 1 米=100 厘米) 请大家用手势表示一下 1 米大约有多长? 1 厘米呢? 大家都很棒,今天我们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吧! 二、探究新知 1、探究活动,发现新知 你们手中都有一本数学书, 你能估计一下数学书的宽是多少吗? 大家互相在小组里说说。 学生小组交流,交流完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刚才同学们说的谁说的最接近呢?大家拿出直尺,测量一下吧。 学生测量时,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把你的测量结果在小组里说说! 小组派代表反馈小组的测量结果。 刚才哪些同学估计的数和测量的数最接近呢?请举手!真不错! 你们的测量结果在读数时都遇到了困难,同学们都说“比 15 厘 米多一点”、“差两格不到 16 厘米”,那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 要怎么办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2、探究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1)出示:放大的 1 厘米图。 有的同学已经发现, 1 厘米被分成了很多小格,那其中的一小格 表示多少呢?谁知道? 其中的一小格就是 1 毫米。 (2)咱们来数一下 1 厘米里有几个小格,来跟着老师数。 1 厘米里有 10 个小格, 1 小格是 1 毫米,所以 1 厘米 =10 毫米 (3)用手势比一下 1 毫米有多长?谁来比一下? (4)现在大家拿起桌子上的卡片,卡片的厚度大约是 1 毫米, 大家来感受一下 1 毫米吧。 (5)现在咱们再量一下数学书的宽,大家现在能准确的说出来 宽是多少吗?再量一下数学书的长和高。 找学生读出来结果。 (6)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的精确时,可以用毫米 ( mm)做单位 (7)教材第 22 页“做一做”第 1 题。 请同学们准确地读出这两种物体的长度各是多少,然后填空。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 22 页“做一做”第 2 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订正) 1、 课间活动:用毫米做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四、课堂总结 读数和写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作业设计 1、判断 (1)、小芳家到学校的距离为 200 毫米。( ) (2)、教室的长约 8 米。( ) (3)、课桌的宽约是 4 毫米。() 2、连线 铁钉长约 20 厘米 一条儿童裤子长约 60 厘米 一张 CD厚约 6 毫米 一张桌子高约 40 毫米 一个铅笔盒厚约 10 毫米 一支铅笔长约 1 毫米 一本数学书的厚约 1 米 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1 厘米 =10 毫米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的精确时,可以用毫米( mm) 做单位 教后反思:

文档评论(0)

zzx1735q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