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伦理学者和积极组织学者眼中的美德一样吗?.docxVIP

美德伦理学者和积极组织学者眼中的美德一样吗?.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德伦理学者和积极组织学者眼中的美德一样吗? 摘要:纵观美德理论的研究历史,学者们大致采用两种路径来进行,即美德伦理学路径和积极组织学路径。美德伦理学者认为,美德是相互联系的,美德是介于两个极端恶习之间的均值点,美德的有效施展离不开实践智慧,美德是实现人类繁荣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繁荣的构成部分;积极组织学者认为,美德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美德就是正能量,美德越多越好,美德不是均值点,而是一个连续变量,美德的有效施展不需要实践智慧。美德伦理学者强调美德概念的内在维度,积极组织学者强调美德概念的行为维度。 人类最好的生活方式是什么?这是古希腊哲学家寻求回答的基本问题。古希腊哲学家用术语“eudaimonia”来描述人类最好的生活方式,该术语翻译成英文就是“flourishing”或者“thriving”,意指繁荣。繁荣是人类最高水平的善(good),或称至善,是人类的终极目的(telos)。繁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幸福(happiness),因为幸福更多地意味着快乐体验或满足。繁荣意味着人类功能(functions)的完美实现以及成功顺利的人生,繁荣的概念内涵包含幸福但不仅限于幸福。 一、美德理论研究的发展历史 亚里士多德是美德理论研究的开山鼻祖,伦理学经典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充分阐述了他关于美德的思想。美德,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灵魂的条件(conditions),即情感(passions)、能力(capacities)和状态(states)。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既不是情感也不是能力,而是可以让其拥有者充分发挥潜能的良好品格状态(character states)。 继亚里士多德之后,美德伦理学领域开始探讨美德理论。美德理论(virtue theory)不等同于美德伦理学(virtue ethics),美德理论是关于“美德是什么”的理论,而美德伦理学则是以美德为依据来识别正确行为的理论,不过,美德理论是美德伦理学的核心内容,美德是美德伦理学的基本概念。 然而,随着开始于17世纪的启蒙运动的进行,人们对逻辑(logic)、理性(reason)的关注日益增加,科学实证主义逐渐成为道德决策的主导基础,注重美德和品格的美德伦理学已经不受欢迎,道义论(deontology)与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逐渐成了主流伦理学,在此期间美德理论研究曾一度中断。 直到20世纪后半叶,随着伊莉莎白·安斯科姆(G.E.M.Anscombe)于1958年发表著作《当代道德哲学》对当代主流伦理学(道义论和功利主义)进行批判,呼吁人们应该从古希腊伦理学所主张的人类美德中寻找“规范”(norms),而不是从环境中去寻找规范来进行道德判断,美德伦理学逐步复兴。 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美德理论逐渐引起了心理学家的注意。作为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席,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及其同事注意到传统心理学研究几乎完全侧重于人类功能的缺陷和障碍,大大忽略了去识别那些有助于人们过上有意义生活的因素,从而与他的同事一起开启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不同于传统心理学,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人类病理学,积极心理学主要关注人类的力量(strength)与繁荣。或者说,积极心理学家不只专注于修补生活中最糟糕的事情,更注重建立有助于个人实现(individual fulfillment)的积极素质(qualities)或特质(traits)。 21世纪初,追随积极心理学运动的脚步,来自社会科学其他领域(即组织研究与管理研究)的学者们也逐渐接受了这一新思路,在研究中不仅关注消极偏差行为(negative deviance),更加关注使组织生活和组织本身繁荣的条件。这些学者们构成了积极组织学派(positive organizational scholarship),这个领域的学者们强调通过德性的行为(virtuous behavior)来衡量美德,从而开启了美德理论研究的实证视角。 总之,纵观美德理论的研究历史,学者们大致采用两种研究路径来进行:美德伦理学路径和积极组织学路径。就个体美德概念而言,美德伦理学者与积极组织学者之间存在许多不同点,而且积极组织学者们还在美德概念基础上发展了德性(virtuousness)概念,并把美德和德性这两个个体层次概念移植到群体或组织层次,提出组织美德和组织德性的概念。下面,本文将对这两个不同学派关于美德概念的认识进行介绍与区分。 二、美德伦理学者眼里的美德 在美德伦理学领域,尽管也形成了诸多流派,如亚里士多德学派、麦金太尔学派、启蒙主义学派和折衷主义学派等,但是亚里士多德学派是主流,其他学派几乎都是在亚里士多德学派的思想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一)美德根植于人的品格,是一种品格特质 品格是指反映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