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的新发展——2020年语文高考全国卷述评.docxVIP

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的新发展——2020年语文高考全国卷述评.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的新发展——2020年语文高考全国卷述评 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 2020年三份语文高考全国卷在“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方面又有了新发展。本文试从这个角度对这三份试卷作述评。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继续坚持“论证分析”方向 本着“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的命题原则,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从2017年开始设置一道“论证分析”题,即第2题“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以后每年全国卷Ⅰ、Ⅱ、Ⅲ的第2题都考查论证方式分析。2020年全国卷继续坚持这个方向,在3年已考9题的基础上又考了3题。 论证中心的分析仍然是论证分析题的首选,如全国卷Ⅰ第2题D项“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全国卷Ⅱ第2题A项“文章明确反对美术史领域中将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并提供了新的理解和欣赏美术馆藏品的思路,富有启发意义”。论证结构仍然是论证分析题的必考内容,如全国卷Ⅰ第2题C项“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全国卷Ⅲ第2题D项“文章的论述脉络清晰,主要观点分不同角度展开,各角度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论点与论据的关系也是论证分析题的常考内容,如全国卷Ⅰ第2题A项“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全国卷Ⅱ第2题C项“文章第二、三两段对《画继》所记掌故的讨论,是为了证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并非‘原物’”。其“目的是论证”与“是为了证明”都是明显的以论据论证观点的标志。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卷Ⅲ第2题A项“文章陈说观点时使用‘一般说来’‘严格讲起来’等说法,体现了作者的分寸感”,考查论证表述的严谨性与准确性。这表明论证分析题的外延在扩大,新增了论证语言的科学性。 阅读有语文阅读与非语文阅读,阅读测试也有语文阅读测试与非语文阅读测试。2020年全国卷所有的1、3题基本还是非语文阅读测试题,因为它们还属于40多年来的信息核对题。不过,全国卷Ⅲ所选的文本《谈谈〈古文观止〉》承载的内容却是语文信息内容,其信息认知、分析与加工也可以看成是语文信息的认知、分析与加工,其信息核对题可以视为语文阅读测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开始纠正“泛化语文”现象 语文阅读主要是以语文知识为支撑条件的阅读,其他学科的阅读则是以其学科知识为支撑条件的阅读。高考语文阅读则是以高中毕业生水平的语文知识为支撑条件的阅读。如果以初中或小学水平的语文知识为支撑条件,都是对高考语文阅读测试的歪曲与异化,更不要说以其他学科知识为支撑条件的阅读测试了。近几年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测试几乎都如此,这种远离“能力目标设计语文学科化”的命题现象,其实是“泛化语文”的表现。这种“泛化语文”阅读命题思想应该得到纠正,否则没有任何考试信度,会造成初三、高三学生同考这类试题均分没有差异的现象 令人欣喜的是,2020年全国卷Ⅲ实用类文本阅读出现了一道真正的语文阅读测试题,即《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作者》(摘编)的最后一题,即全卷第6题:“钟红明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这道题不是一般的信息考查,而是对话方式、表达方法与写作知识的综合考查,涉及题材搜集、表达主体、对话氛围、表达层次、写作动机、写作方式、文学观念等写作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考生作出准确而又全面的回答:有比较充分的准备,熟悉对方的写作,作为责编,尤其熟悉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重视对方的观点,提问时采取对方文章中的说法来引出话题,营造对话氛围;逐步深入地提问,从写作动机问起,问到写作方式和具体内容,最后问到对方的文学观。可以说,这道语言运用阅读题的出现不仅是语文试卷“能力目标设计语文学科化”的表现,也是对实用类文本部分“泛化语文”阅读测试偏向的一次纠正。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开始纠正“窄化文学”现象 与实用类文本“泛化语文”阅读相反,文学类文本阅读全国课标卷从2007年到2019年,一直处于“窄化文学”的状态。13年来全国课标卷只考小说阅读,不考散文等其他文学作品阅读,硬生生地把文学作品阅读窄化为小说阅读。这种只考查文学作品中一种体裁的命题现象,不仅不能较好地考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以体现“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的命题原则,而且会造成高校选拔人才的素质片面化问题,乃至造成中学文学作品教学的畸形发展。高考指挥棒作用非常明显,高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现在,不少高三师生片面地认为反正高考不考散文,更不考戏剧与现代诗歌,课时又紧张,就直接把重点放在小说阅读上。高一高二也受到严重影响,小说重点教,散文应付教,戏剧不认真教,现代诗歌直接不教。 笔者之一的张悦群于《2020年高考语文之我见》一文中指出,“2020年文学类文本阅读测试应当改变多年来只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