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微观思考(历史学毕业论文).docVIP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微观思考(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微观思考(历史学毕业论文) 文档信息 属性: F-016VWV,doc格式,正文5430字。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适用: 作为文章写作的参考文献,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摘取等相关工作。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2 搞要 2 关键字: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思考 2 一、往哪转――基于经验的思考 3 1、“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 3 2、“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 3 3、“融合职业”的课程体系 4 4、“双师标准”的教师队伍 4 5、“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5 1、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5 2、科学设计课程体系 6 3、加快促进教师转型 6 4、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7 5、不断强化实践教学 7 三、怎么转――基于现实的思考 7 1、做好顶层设计,规划转型发展 8 2、转变教育观念,引领转型发展 8 3、实施项目建设,推动转型发展 8 4、深化校企合作,支撑转型发展 8 5、健全制度体系,保障转型发展 9 【参考文献】 9 【作者简介】 10 论文原创声明(模板) 10 论文致谢(模板) 10 正文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微观思考(历史学毕业论文) 搞要 摘要:摘要文章借鉴德国双元教育的先进经验,提出并回答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三个问题:(1)往哪转――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融合职业”的课程体系、“双师标准”的教师队伍、“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2)转什么――加强特色专业建设、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加快促进教师转型、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不断强化实践教学;(3)怎么转――做好顶层设计,转变教育观念,实施项目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健全制度体系,推动转型发展 关键字: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思考 加快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加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办学,促进人才培养规格多样化的内在需求;更是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满足学生与家长现实愿望的必然选择。那么,对于地方本科高校自身而言,往哪里转型?转型转什么?怎么去转型?已经成为我们必须关注和思考的核心问题。2014年年初,本人有幸参加教育部的“国培计划项目”培训班,赴德全方位地了解了德国的职业教育,尤其是对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进行了专题调研和学习,发现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具有其明显的优势,对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往哪转――基于经验的思考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以企业培养为主,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培训相结合,以实践培训为主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1]。从高校内部人才培养的微观层面来看,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显著特征,这将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需要借鉴和努力的方向: 1、“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 德国职业教育尤其重视能力培养,特别是关键能力的培养。德国职业院校把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专业能力是基本职业能力,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个人能力就是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在一般情况下被称为跨职业能力,是由德国社会教育学家梅腾斯在1974年提出来的概念[2]。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把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以此来设计相对应的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按照基于完整行为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以“能力导向”的评价理念考核评估学习成果,这种“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2、“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 在德国“双元制”职教体系中,学生的企业培训和学校学习总是交替进行,以保证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的完美结合。一般来说,工业技术类职业按照周为单位交替,一周在学校,两周在企业;商业服务类按天为单位交替,一周内一天半在学校,三天半在企业。在工学交替的过程中,企业和学校的时间分配比为7:3,这有力的保障了学生能够学到技能。企业的培训按照联邦政府《职业培训条例》进行,包含实践操作实训和部门岗位轮岗培训两部分;学校教学按照州政府的《框架教学计划》和《理论教学大纲》开展,包括基本素质教育和专业基本知识教育两个方面。学校的专业教育必须以企业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为学生在企业的基本操作实训和部门轮岗打基础,学校和企业能够时常沟通,以确保教学与培训相衔接。 3、“融合职业”的课程体系 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是建立在融合职业能力的基础上。一般而言,《理论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在学校要完成480课时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ode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