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段 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诗词曲赏析 38张幻灯片.pptxVIP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段 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诗词曲赏析 38张幻灯片.pptx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二 古诗词曲赏析 (1)考查形式:以填空题和简答题为主,设两道小题,共4分。 (2)考查范围:以课标要求掌握的1~6年级75首古诗词和7~9年级40首古诗词曲为主。 (3)诗歌题材:陕西中考近年考查过的题材有美好爱情诗、山水诗、即事感怀诗、爱国忧民诗、哲理诗等。 (4)设题角度:划分诗句朗读节奏、品味炼字、赏析诗句、理解概括诗歌内容、体味诗人情感志趣、描绘诗歌画面或意境等。一、[2020陕西,21~2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4分)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诗中的女子,为何会让君子“寤寐思服”?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2.本诗起句运用“兴”的手法托物寄意。请从学过的其它诗文中选取一例,并加以简析。(2分)她文静、美好,善良;劳作姿态优美。【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概括诗歌内容。概括君子“寤寐思服”的原因,可从“窈窕淑女”的美好品德等方面进行概括。“窈窕”意思是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女”指善良、美好的女子,“窈窕淑女”表现了女子的文静、美好,善良;“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表现了女子的勤劳和劳作时姿态的优美。这些都是让君子“寤寐思服”的原因。示例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以芦苇、霜露起兴,引出下文写主人公追寻伊人而不得。示例二:“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先说山上的物产,以引起下句“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解析】本题考查诗歌表现手法的迁移运用。这首诗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解题时需清楚“兴”的特点,然后根据其特点联系所学的诗文进行分析即可。二、[2019陕西,21~2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4分)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词中“胜”的意思是 ;作者用“胜”突出了江花色彩的 。(2分)2.这首词的结尾句,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超过(或:胜过)浓艳(或:艳丽)【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中关键词的理解。这句诗的意思是: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还红。由此可见,“胜”是“超过(或:胜过)”的意思。江花开得比火还要红,很明显是为了突出江花色彩的浓艳(或:艳丽)。①照应开头“江南好”一句,使全词首尾呼应、浑然一体。②点明中心,强化了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美与怀恋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作用的分析。这首诗的结尾句是反问句,意在突出江南的美让人难忘。从结构来看,与首句相呼应,使结构完整;从内容来看,意在以反问来突出作者对江南春色的喜爱。三、[2018陕西,21~2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4分)山 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2分) 2.诗人喜爱枫林的原因是什么?这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2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把握。所谓“意象”,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在本诗中,诗人就是通过描写“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等意象,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人喜爱枫林的原因是:深秋枫林红叶要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使秋天更富有生机。这体现了诗人一种豪爽向上的精神。【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及对诗人精神品质的把握。通读诗歌,理解诗意,诗歌的最后一句就回答了诗人喜爱枫林的原因,是因为傍晚时候,枫林里的红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艳,还要富有生机和活力。一般诗人往往悲秋,而杜牧眼中的秋景异常美丽昂扬,“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四、[2017陕西,21~2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4分)望 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请用“/”划出下面这句诗的朗读节奏。(1分)阴 阳 割 昏 晓。阴阳/割/昏晓。【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一般四言诗,按意义或结构可划分为“二二”。五言诗,按意义可划分为“二三”;按结构可划分为“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诗,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按结构可划分为“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2.有诗评说,读《望岳》可见“杜子心胸气魄”。请你结合对《望岳》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解,解读杜甫的“心胸气魄”。(3分) 杜甫的“心胸气魄”在他青年时期是胸怀天下、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在他经历“安史之乱”后,则表现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两者一脉相通,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81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卫新潮,82年师范毕业,从事中学数学教育40多年。湖北省黄冈市骨干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高级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